香港再增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 专家吁港人避游高风险地区

继中国大陆多地暴发基孔肯雅热后,香港近日也出现多起相关输入个案。受访医学界人士相信,粤港两地交往频繁,输入个案会再上升,呼吁港人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星期三(8月6日)通报,香港在一日内急增三起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于输入个案,患者分别为居于鸭脷洲利东邨、曾到广东佛山探亲的79岁女子;以及一对曾到孟加拉旅游、居于青衣晓峰园的55岁父亲及其10岁儿子。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星期四(8月7日)分别派清洁工人到利东邨和晓峰园喷洒灭蚊气雾剂,以及清理渠道积水。但不少受访居民都表示,知道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并不太担心。

在利东邨从事居民服务的香港南区区议员张伟楠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除了食环署人员到地区灭蚊,他和一些地区组织也向居民派发宣传单张和驱蚊贴。他指出,基孔肯雅热患者病情大多轻微,但痊癒后有可能出现长期关节痛,对患者带来生活不便,街坊们对此似乎了解不足,官方有必要加强宣传。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是在8月2日通报了当地今年首起基孔肯雅热个案,也是香港近五年来首起确诊个案。患者是名12岁男童,7月17日与母亲前往广东佛山旅游,7月底返港,翌日出现发烧、皮疹、关节痛等病征,属于输入个案。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说,粤港两地交往频繁,最近广东省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多,相信输入香港的个案会稳定上升。

曾祈殷认为,香港不能单靠政府进行灭蚊工作,市民也应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在高发病地区回港后,要自我进行医学监察,在14日内要继续使用防蚊产品;出现高烧、强烈关节痛及皮疹等病征时,要尽快求诊,向医护人员主动报告病征。

广东佛山星期四全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小区、厂企商户和家庭个人齐齐行动,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蚊虫孳生环境,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切实筑牢基孔肯雅热群防群控严密防线”。佛山是基孔肯雅热疫情重灾区,自7月初以来已累计录得近7000起病例。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