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复杂国际局势、中美贸易战持续带来的外资流出问题,上海市长龚正承诺,上海将竭尽所能为外企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性开放。
龚正星期天(10月12日)在第37届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变化,部分外资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现阶段上海实际引进外资有所下降。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08.44亿美元,同比下降11.7%。
不过龚正指出,经过努力,上海吸引外资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今年以来,上海新设立外资企业超过4000家,持续保持高位;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也持续向上海集聚,分别达到627家和1055家。
对于下一阶段的稳外资工作,龚正提出四项举措:一是持续激发有效需求,支持外企开拓多元化市场;二是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继续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三是全力维护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充分保障外企的国民待遇和合法权益;四是加强优质高效服务,坚持把服务外企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多渠道收集外企诉求,“确保件件有回应”。
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Severin Schwan)也对本报提问作出回应。他说,美国新一轮加征对华关税,无疑给许多跨国公司带来挑战,但这促使企业跳出固有思维、寻找创意解决方案,因此也蕴含着机会。
同时担任今年市咨会主席的施万说,上海政府面对挑战的反应并非保护主义,而是加倍推进开放。“这就是为什么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的形势下,我们这些成员反而更加坚定地留在上海。”
上海市咨会 新成员近年来最多
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当年首次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37年,今年的主题是“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星期天上午在全体会议上致欢迎辞,市长龚正作主题报告。
今年是中共“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龚正发言时,回顾了上海过去五年的发展,形容这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上海克服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人民币,跻身全球城市第五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万美元。
今年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39名跨国企业高管参会,其中六家外企为新成员,是近年来加入新成员数量最多的一次。
新成员覆盖半导体、金融、体育消费品等领域,包括韩国SK集团、日本瑞穗金融集团、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法国威立雅集团,以及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和耐克。
阿迪达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古尔登(Bj?rn Gulden)在参会间隙接受媒体群访时,也对当前热点关税问题作出回应。他说,阿迪达斯会根据不同市场的关税实施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的产地分配,例如目前95%中国销售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
在市咨会全体会议环节,39名跨国企业高管围绕科技赋能、战略优势、开放前沿、绿色实践四个专题发表演讲。
星展银行是出席今年上海市咨会的唯一新加坡企业。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陈淑珊围绕绿色实践发言,并对上海迈向绿色未来提出两点建议,包括推动企业采纳绿色实践,以及培养深厚的绿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