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部称,将研究推进在沿海地区谋划布局大型“平急两用”海水淡化工程。

据第一财经星期三(10月8日)报道,自然资源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第6909号建议的答复中称,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海水、苦咸水淡化是增加水资源供给、优化供水结构的重要手段,对缓解区域水资源瓶颈制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中国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郭洪泉提出《关于推进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建议》。自然资源部说,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将提升海水淡化战略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政策保障。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10个省(区、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山东、浙江、天津、河北的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分别为每日86.7万吨、每日80.5万吨、每日45.6万吨和每日39.1万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达每日87.7万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2021年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确定,到2025年,中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每日290万吨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每日125万吨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每日105万吨以上。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