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要致函中方庆贺新中建交35周年

新加坡和中国星期五(10月3日)庆祝建交35周年,新加坡总统尚达曼、总理黄循财等政要,分别致函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中国总理李强等领导人表示祝贺,并在信中回顾双边关系和展望未来。

新中两国是在1990年10月3日,于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建交联合公报。

根据新加坡外交部公布的贺函内容,尚达曼在写给领导人的信中强调,新中两国今天所享有的紧密而广泛的伙伴关系,奠基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与中国前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的远见与努力。

1976年,李光耀首次正式访问中国;1978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出访新加坡。

尚达曼指出,新中两国在2023年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在苏州、天津和重庆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以及在广州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也持续推进,并不断发展新特色,保持前瞻性。

他说,为与时俱进,新中合作已扩展至数码和绿色经济、粮食安全等新领域,并在金融合作方面不断深化;多年来,两国人民也一代一代地通过教育、经贸、旅游和文化交流,持续加强联系。

尚达曼说,他坚信新中两国将继续紧密合作,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度。他也期待与领导人再次会面。

黄循财:新中多个合作项目 是开拓双边合作宝贵平台

黄循财在致李强的贺信中则指出,新中多年来在相互理解中持续深化关系,两国也在数十年的互利合作中,逐步建立起互信。

他也说,苏州、天津和重庆三大政府间合作项目,以及广州国家级合作项目,都凸显新中关系的深度。它们分别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启动,契合当时不断演进的重点发展需求。

黄循财说:“这些项目仍会是开拓双边合作的宝贵平台,与‘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的方向一致。”

至于两国其他高级别双边平台——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新加坡—中国领导力论坛,以及社会治理论坛,则会继续作为双方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交流思想、发掘新合作领域的重要机制。

黄循财也期待与李强紧密合作,推进在数码和绿色经济、金融,以及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并探索支持本区域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的方法。

他还说,新中两国都致力于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双方接下来应加快落实升级版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亚细安自贸区协定,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我期待在区域和多边论坛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把共同挑战转化为新的机遇。祝您和中国人民一切顺利,并希望早日在新加坡接待您。”

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在致中国副总理丁薛祥的信中说,两人共同主持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为两国关系提供战略指导,八个省级经贸理事会等机制,则促进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和相互理解。

与新加坡建立经贸理事会机制的八个中国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东、四川、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天津和上海(直辖市)。

颜金勇也说,在全球局势日益不确定之际,新中应继续在双边及区域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新加坡也期待与中国携手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造福两国人民和更广大区域。

今年的JCBC会议将在较迟时候于重庆举行。颜金勇在信中说,期待到时与丁薛祥及中方代表团会面。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也在写给中国外长王毅的信中重申,新中向来在区域和国际层面保持紧密合作,并在支持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上有着共同利益。“新中可进一步拓展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和更广大的地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