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倡议,中国整车企业对供应商企业的支付账期最长不超过60天。

中汽协星期一(9月15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简称《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倡议》明确,甲(整车企业)乙(供应商企业)双方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等事项;乙方应按采购订单、交货通知单约定向甲方交货;甲方应在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工作日),验收合格即出具验收单等。

在支付与结算方面,《倡议》提出,甲方支付账期自乙方交货并通过甲方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如支付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若乙方为连续性供货(月度供货次数两次以上)的非中小企业,经双方协商,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对账,账期自双方对账日起算;甲方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对账;如双方供货单价暂未达成一致,甲方应按照与乙方最近一次供货合同单价或开发定点单价计算金额的一定比例先行支付;鼓励使用现金(银行转账、电汇等)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如乙方为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等。

《倡议》还提及,倡导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次签订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星期一就上述倡议答记者问时说,倡议细化了执行要求,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负责人称,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缩短货款账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和做大做强。整车企业应着眼长远,加强与供应商企业的互利共赢合作,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建良好发展生态,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在6月初与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三大监管部门会谈后,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等至少17家车企承诺,将统一把对供应商的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但不少供应商仍质疑这些承诺能否真正落实。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