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完成156天审讯 法庭另择日裁决

(香港综合讯)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始人黎智英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一案,控辨双方已结案陈词,法庭押后裁决,并表示若有裁决日期,会通知控辩双方。

庭审始于2023年12月、历经156天,今年77岁的黎智英一旦被判有罪,最高可被处以终身监禁。

对于两项串谋勾结外国势力,以及一项串谋发布煽动叛乱刊物的指控,黎智英都表示不认罪。前两项被指发生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后一项则是在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发生。

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星期四(8月28日)的报道,控方指黎智英利用旗下报业集团以及国际社会人脉,作为对抗中国大陆的武器,并形容他是这项阴谋的“掌舵人”。

控方援引超过160篇文章,称这些文章扭曲香港形象,煽动国际社会对大陆实施制裁。控方还展示了黎智英与美国前官员,包括陆军退役四星上将基恩和前副防长沃尔福威茨的通讯纪录,其中涉及讨论制裁事宜。

黎智英还被指控与香港社运人士李宇轩和法律助理陈梓华等人串谋,邀请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内的国家,对香港和大陆实施制裁、封锁及其他敌对行动。

黎智英的代表律师科莱特认为,没有证据显示黎智英在《国家安全法》于2020年6月30日生效后,曾指示或同意任何继续针对香港和大陆的相关行动。

另一名代表律师彭耀鸿则说,控方援引的161篇文章并不构成煽动叛乱,并认为媒体应享有“更大的自由度”来行使言论自由。

彭耀鸿也说,黎智英在社交媒体和直播聊天中不过是“纯粹评论”,类似场景每天都能在香港茶餐厅或点心楼看到。黎智英曾一次在直播中警告,中国与世界和解的唯一途径就是中共领导人领导人下台。

针对彭的陈词,法官杜丽冰指出,直播聊天和在点心楼闲谈截然不同。言论自由也不是绝对的,杜还列举了英美两国民众因参与巴勒斯坦相关抗议活动而遭逮捕的案例。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