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黎智英下半生命运即将揭晓

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原定周四(8月14日)踏入结案陈词阶段,为期八天,岂料因天气恶劣而延期至周五。由于黎智英的身体状况欠佳,法官周五宣布把案件再押后至下周一才进行。

无论如何,该起案件历时近五年的司法程序,近来终于进入“最后直路”,意味着黎智英下半生的命运即将揭晓。

今年77岁的黎智英,于2020年8月被香港国安处拘捕,同年12月被正式起诉,成为《香港国安法》下首名被控“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人士。

除了黎智英,香港壹传媒旗下三家公司也同时被起诉,涉及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及串谋刊印煽动刊物等多项罪名。黎对所有指控均予以否认。

黎智英案于2023年12月正式开审,审期长达146天,远超原定的80天审期。控方在庭上传召多名证人,包括多名早前已认罪的《苹果日报》前高层张剑虹、陈沛敏等人,指证黎智英在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黎智英在去年11月开始出庭作供。他否认强迫下属服从其指示,但承认曾就三件事下达编采指示,包括要求就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与美国前副总统彭斯会面的新闻“做到最大效果”,以及在立法会大楼冲击事件后,要求《苹果日报》“多做年轻人心声”等等。

在控方盘问下,黎智英也承认曾自费掏钱逾千万港元,将美军前高层基恩、沃夫维兹介绍给时任台湾蔡英文。虽然黎智英声称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已不再提倡西方制裁香港,但控方展示了一系列黎智英的访谈节目、Twitter帖文及受访片段,显示他多次提及制裁。

根据《香港国安法》第29条,干犯“勾结外国势力”罪行者,处以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提起绰号“肥佬黎”的黎智英,在香港社会可谓无人不识。他在1995年创办《苹果日报》,对社会的影响力巨大,被称为香港传媒大享。

香港九七年回归中国后,黎智英旗下壹传媒、《壹周刊》、《苹果日报》继续批评中国和香港特区政府,反共立场鲜明,被北京视为眼中钉。同一时期,黎智英也持续介入政治,包括捐款给多个民主派政团。后来,香港亲北京的媒体揭发,黎智英与美国政界的关系也相当密切,质疑他收取外国资助,意图干预香港政治。

由于黎智英在西方的知名度极高,此案过去几年一直引起欧美国家政府高度关注。2021年,美国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把年度最高荣誉“杜鲁门—里根自由奖”颁授给黎智英,以表扬他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美国国家宪法中心则授予黎智英第33届“自由勋章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裔。

黎智英案每次开庭前夕,不少国际人权倡议团体也会在网络上发声,指称黎智英在狱中受不公对待及健康转差等,促请欧美国家立即采取行动,确保黎智英获释。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表示,即使明知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会不高兴,他仍会尽力协助黎智英。中方回应时表示,坚决反对外部势力藉有关司法个案干涉中国内政、抹黑破坏香港法治。由此来看,黎智英案在未来一段日子有可能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话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