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导人会晤据报将在7月下旬举行,中国官媒新华社在这之前发文形容中欧经贸关系展现强大韧性。

新华社引述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姚铃的看法称,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虽遭遇困难,但仍具有强大韧性。

姚铃说,展望未来,中欧仍需在双边层面加强战略沟通,巩固伙伴关系定位,扩大相互开放和交流合作;在多边层面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新华社也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法研究室主任叶斌的看法写道,中欧关系具有复杂性,欧盟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合作与竞争并存将是新常态。扩大合作、正视竞争、管控摩擦,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方面仍可探索合作之路。

为期两天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据报可能被压缩,凸显中欧关系充满不确定性。不过,中国在白兰地问题做出让步,34家欧盟企业只要执行输华白兰地的价格承诺,就不会被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曾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评估,欧盟可能会在电动车问题上向中国“开小门”,但中欧在经贸问题做出的“次要让步”,不可能扭转中欧之间的“主要对立”,特别是涉乌克兰战争问题。

新华社也报道,中国商务部将配合高层交往举办中欧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对此十分期待,正在踊跃报名参加”。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