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新投资和新建设合同总价值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星期四(7月17日)联合发布《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2025年上半年)》,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金额达到124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项目总额,创历史新高。
据报告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签署的建设合同项目总额达662亿美元,产业投资项目总额达571亿美元,总计1240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近乎翻倍。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能源领域,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参与度增长速度惊人。此外,中国在金属和采矿业和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参与度也创下新高。
报告还指出,今年以来,私营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丽贝卡·雷认为,“一带一路”的经营模式已由主权贷款转向对外直接投资(FDI),有利于规避主权债务风险,中国能够更好地回应“债务陷阱”的指控。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该报告并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的做法,与威胁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