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第四天,携未婚妻游长城,重温1970年代时任澳洲总理惠特拉姆的长城之路。另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中澳有望在菜籽油贸易上达成突破。
阿尔巴尼斯星期三(7月16日)在随行记者陪同下登上长城,并在这个公关活动中就多个敏感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他也回顾了惠特拉姆促成澳中建交的历史。惠特拉姆是首位登上长城的澳洲工党总理。
阿尔巴尼斯重申,与中国的积极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对于分歧应坦诚讨论,但“不应由分歧定义我们的关系,这对于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官方声明中称阿尔巴尼斯有“不支持‘台独’”的表述,他回应称,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支持一个中国立场,支持现状,但不支持任何单方面涉及台湾的行动。
当被问到澳洲为何要在澳中关系稳定时,仍花费3600亿澳元购买和建造核潜艇,阿尔巴尼斯说澳洲需要一支防卫力量,“这没什么不对”。
针对中国总理李强前一天(15日)提到,中国企业希望在澳洲获得公平对待,阿尔巴尼斯否认澳洲已对中国关上大门,并称处理外国投资是对国家利益的客观评估。
中澳总理星期二在北京共同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根据中国外交部文告,李强呼吁中澳要进一步拉紧合作纽带,坚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更强的发展合力,有效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根据两国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强在共同关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并“以智慧应对分歧”。两国总理还共同见证六项双边协议签署。
另据路透社星期三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澳即将达成一项突破性的菜籽油协议,允许澳洲供应商向中国试运五批油菜籽,此举将结束两国长达数年的贸易僵局。
阿尔巴尼斯星期二还与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会面并共进午餐。两人商讨了澳中经贸关系,但都回避了包括达尔文港在内的棘手问题。
学者:美澳军事同盟短期不会实质松动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时指出,当下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动荡交织,在美澳经贸谈判也面临新争议的情况下,阿尔巴尼斯最重要的是强调澳洲在亚太地区,对于经贸社会、外交的交往是一种比较开放、合作性的姿态。
朱锋也说,尽管美澳有贸易战,但美澳军事同盟关系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实质松动。“阿尔巴尼斯的故意回避,很大程度上反映澳大利亚在安全上还要继续依靠美国,在经贸上要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要跟中国捆绑。”
上海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受访时,将澳大利亚的选择解读为“既要又要”。他说,澳大利亚在经济上需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红酒和红肉等,但在安全上需要有帮助美国维护其主导的东亚秩序的武器。
沈丁立指出,正由于这层经贸联系,澳大利亚在认知上把中国视作威胁,但在表达上仍有所保留,“看破不说破”。
至于澳洲设立矿产企业投资审查,沈丁立说,矿产涉及国家安全,澳大利亚进行审查无可厚非,同理澳大利亚资本也不被允许投资中国稀土。
阿尔巴尼斯此行也走进中国社会,朱锋说,从一个更宽泛的长久视角规划澳中关系,“澳中关系不是简单利益关系,同样也可以是两个社会、两个文化、两种人民情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