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海外投资大增 企业或面临中美双重审查压力

(北京综合讯)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今年第一季新增海外资产同比增长28%,显示企业面对关税压力寻求对外扩张。不过,这一趋势预计难逃中美双方政策的影响。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星期五(5月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第一季的直接投资资产约480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彭博社分析,这反映在美国关税战初显压力、中国国内竞争加剧以及贸易封锁风险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加快海外扩张步伐,试图通过在海外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点,缓解外部紧张局势。

这一趋势从2024年就开始显现。彭博社2月的报道指出,更多外资撤离中国,中国国内企业也在迅速地将资金转移至海外,去年全年对外投资1730亿美元。

中美关税战一定程度上加速企业的行动。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不少中国制造商为摆脱中美不断升级的贸易战的影响,从石化产品到纪念品等各行各业,已经计划在美国开展业务。

报道引述一家中国东部礼品制造企业的老板称,自4月以来他一直马不停蹄地筹备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设新工厂。公司95%的订单都来自美国,这名业主说:“这是我们输不起的市场。” 报道称,中国下游石化企业、电子零部件厂商也有到美国落地一部分产能的想法。

不过,出海的中企也可能会遭遇来自北京和华盛顿的双重压力。

彭博社4月3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已采取措施限制本土企业对美投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多个分支机构已被指示暂停对有意向赴美投资企业的备案和审批,此举可能为北京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

另一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也不希望中资扩大影响力。

彭博社报道指出,特朗普试图利用贸易谈判向东南亚和欧洲等各国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北京的商贸往来。这可能包括投资限制及其他旨在阻止中国出口过剩工业产能的措施。

香港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的交易,就反映在中美博弈中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长和今年3月同意将包括巴拿马两座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出售给由美国投资公司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此交易引发中方不满,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审查这宗交易。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