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讯)香港媒体报道,在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民间正逐步建立人民币支付网络,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据《南华早报》报道,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非洲贸易商越来越多地避开美元,转而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构建起非正式的人民币支付网络,与中国做生意。
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商业中心伊斯特利(Eastleigh),当地商人已搭建一套本地化的支付系统,用于结算来自中国的进口货款。其中,物流公司发挥关键作用,提供肯尼亚先令和人民币的兑换服务,让商人得以用本地货币付款,物流公司则代为向中国卖家支付人民币。
这类非正式交易在尼日利亚也十分常见。为促进贸易与投资,尼日利亚在2018年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并在去年续签。但小规模贸易商仍认为,通过正规渠道购得人民币的汇率远不如非正式市场。
一项研究显示,尼日利亚企业家将人民币视为替代美元与国际银行转账的工具,来进行货币互换和数码货币交易。他们通过短信、电话和两国本地银行转账,安排非正式资金调拨,以及奈拉与人民币的兑换。
报道称,在地缘政治紧张与北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这类民间人民币支付模式应运而生,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正出现更广泛的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上月发布的调查显示,去年第四季,逾六成企业涉足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