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战白热化 境外介选疑云冲击党内整合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在星期六(18日)登场,却在倒计时阶段牵扯出“境外势力介选”疑云,矛头指向民调最高的郑丽文。受访学者认为,负面选战恐将抵销掉国民党两次成功反罢免的底气能量,负面选举的后座力也将影响选后党内整合。

这次共有六人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分别是前立委郑丽文、立委罗智强、彰化县前县长卓伯源、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和前国大代表蔡志弘。

73岁的郝龙斌过去两度参选党主席失利;但他曾连任台北市长,与党内立委、首长关系良好,加上又是台湾已故行政院长、参谋总长郝柏村之子,有军系优势。在选战开始之际,他被看好是稳健、具整合力的主席人选,也获得不少党内大老与本土派地方要员表态支持。

不过,55岁的郑丽文以名嘴之姿,挟着高度媒体声量,高举“世代交替”口号,宣布参选后便获得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支持,也掌握不少军系与非本土派选票。

台湾媒体9月中旬公布的民调显示,郑丽文当时的支持度为22.2%最高,郝龙斌以20.5%紧追其后,罗智强18.7%排第三。

之后,郝龙斌一度在美丽岛电子报9月26日公布的民调追上郑丽文;但ETtoday新闻云10月3日民调显示,若隔天投票,44.5%的受访国民党员支持郑丽文担任党主席,其次依序为罗智强26.6%、郝龙斌18.9%。

而ETtoday星期二(14日)公布的最新民调中,郑丽文的支持率进一步上升到49.1%,郝龙斌的支持率虽攀升到21.3%,但与位居第三的罗智强只差0.3个百分点。

隔天,郝龙斌在脸书上载与台北市长蒋万安的合照,指获得蒋万安的支持,希望能催出更多选票;罗智强受访时则疾呼,确实受到弃保及退选谣言影响。

在选战白热化后,民调领先的郑丽文已然成为各方攻讦的头号目标。

选战初期,她就被挖出曾参与1990年野百合学运、出身民进党、支持台独等过往经历,更遭指直到参选主席前,才缴清国民党党公职人员募款责任额。

台湾双十连假期间,郝龙斌首度抛出这次选举有大量“境外网军”介入攻击,质疑背后有中国大陆势力操弄网攻。

支持郝龙斌的资深媒体人赵少康事后进一步提出,最近一个月,TikTok上与国民党主席选举相关视频共1790部,与郑丽文有关的高达900部,每日平均30部,且立场高度一致,大部分都是支持郑丽文、批评郝龙斌、赵少康。

他更喊话要求台湾国安单位介入调查。

另一名候选人张亚中则直接点名郑丽文操纵网军,要她“适可而止,妳做的就承认,不是妳做的妳就公开否认”。

对于相关指控,郑丽文受访只说,“选举到这时候只会坚定我所有意志、全力以赴。人在做天在看,欢喜做甘愿受,我们绝对不再网内互打,展现团结氛围。”

这番境外介选指控也牵动两岸敏感神经。台湾国安局长蔡明彦星期三受访时说,经调查发现TikTok约有1000多部视频讨论国民党主席选举,另有约23个YouTube账号传散200多部视频,这23个账号超过一半以上定位皆在境外。但他不愿评论这些账号支持哪些特定候选人。

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星期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则说,大陆关注国民党主席选举,但这是国民党的内部事务,部分网民的言论不代表大陆官方立场。

不过,非传统国民党出身的郑丽文能吸引国民党员支持,在过往案例当中确实少见。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曲兆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郑的声量并非完全来自国民党内基础,而是结合了党外中间甚至偏绿人士推波助澜。

他认为,郑丽文虽有媒体声量,但实质政治能量有限,若当选后“有募款的能力吗?国民党一年经费(开支)可是以亿为单位”,“地方派系更不会把身家压在一个民进党出身的人身上”,这解释了为什么地方大员仍倾向支持可预测性比较高的郝龙斌。

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文化大学广告学系教授钮则勋,受访时直言,郝龙斌虽获部分党内大老及地方派系支持,但政治魅力不够强,使得这些支持力道有限,才会用到“境外介选“这种七伤拳策略。

钮则勋指出,负面选战已把国民党两次成功反罢免的底气能量全都抵销,特别“境外介选“的策略运用,只考虑当下,没有考虑到整体战略面,更完全不考虑后座力,没有想到会送子弹给绿营,甚至可能削弱未来党主席的治理权威。

他因此研判不论谁当选,都会是弱势党主席。不但党内冲突浮上台面,未来要重新团结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磨合,更会留下一堆境外介选把柄,让绿营操作。

曲兆祥则较为乐观,认为国民党本来就分成本土派与非本土派两大块,目前吵得热的主要是后者,加上党外声量炒作,使矛盾被放大。 “我反而觉得这次国民党的选举是意外的热闹,并不是坏事”。

他说,国民党的政党形象长期“老态龙钟”,这次党主席选举“能选到这么热闹,算是一种活化”,也反映党内活力回升,预期选后蓝军各就各位以后,不太会过度分裂。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