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报道称,台湾已承诺捐款支持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垦区的医疗计划,引发外界质疑可能违反国际法。台湾外交部回应时称,这项案件目前仍处于意见交流阶段。
香港《南华早报》星期天(7月20日)报道,台湾驻以色列代表李雅萍本月访问约旦河西岸的便雅悯地区议会(Binyamin Regional Council)时,承诺资助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属西岸便雅悯地区的纳纳西医疗中心。
便雅悯地区辖下设有48个以色列定居点社区,李雅萍访问时,便雅悯地区议会主席及以色列定居点市政委员会联合体“耶沙议会”主席甘兹(Israel Ganz)陪同。
这一举措被视为台湾加深与以色列关系的新动作,恰逢以色列因加沙战争承受国际社会愈来愈大压力。联合国专家已将这场冲突定性为“种族灭绝”,而以色列在西岸设立屯垦区并推动人口迁入,也已被联合国安理会与国际法院等国际机构认定为非法。
因此,台湾政府对当地医疗机构的资助,有可能被视为变相承认以色列在西岸的存在,从而构成违反国际法之虞。
报道称,虽然外国政府有时会通过慈善组织间接支援以色列占领区,但比利时鲁汶大学国际公法教授耶南德兹指出,台湾可能是第一个计划直接向屯垦区提供资金支持的政府。
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外交部为此解释称,李雅萍7月6日前往以色列便雅悯行政区辖访,考察当地人道与医卫基础建设,并就双方医疗合作愿景广泛交换意见。据了解,案件仍在意见交流阶段。
台湾外交部称,台湾相信“健康无国界”,疾病也无边界,台湾虽非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员,仍以行动落实这项由WHO所倡导的原则,提供必要的关怀及人道协助。
不过,曾任台湾与以色列国会议员友好协会会长的前立委林郁方质疑,屯垦区非常敏感,对阿拉伯回教国家来说,这是巴勒斯坦的土地。台湾一旦资助屯垦区,会被外界认为支持以色列,很多国家都不会原谅台湾。
林郁方说,就算是捐助医疗中心,这一做法都不是很聪明,外交有时会碰到很尴尬的状况,但要问的是:“我方做这件事情的国家利益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