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延烧造船业 北京制裁韩国造船巨头美国子公司

中美经贸摩擦从稀土领域再延伸至海运与造船产业。两国开始对彼此船舶互征特别港口费的同一天,北京星期二(10月14日)宣布新一轮反制措施,制裁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旗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

美国去年4月援引该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展开调查;今年4月宣布,所有与中国有关联的船只,自10月14日起停靠美国港口须按吨位缴纳费用。此举旨在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并遏制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二在官网公告,为反制美国301调查措施,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决定将韩华海洋旗下五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公告指这些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

中国官方也在同一天宣布,对美国及部分国家和企业危害中国航运、造船等相关产业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发起调查,之后会根据调查情况适时出台相应措施。

彭博社报道,韩华海洋今年3月曾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表达对301调查的支持。

韩国总统府星期二发表声明表示,正与中国进行磋商,以尽量减少北京制裁对韩华海洋旗下美国子公司的影响。声明表示,韩华海洋和中国企业的交易不多,预计所受影响有限,但需要进一步分析,以评估中国的措施对“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计划的影响。

过去十年,中国造船企业超越韩国与日本同行,登上全球造船业首位,而美国造船业几乎陷入停滞。首尔与华盛顿正联合推进MASGA计划,韩国承诺为MASGA项目投入1500亿美元,协助美国重振造船业。

为反制美国301调查措施,北京上周五宣布从10月14日开始对停泊在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每净吨400元计收。这笔费用将逐年增加,自2028年4月17日起,按每净吨1120元计收。

根据中国官方星期二发布的细则,除美国建造的船舶外,由美国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以及美国股权比例达25%以上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也需缴纳该费用;由中国建造的船舶或仅进入中国船厂维修的空载船舶,则可豁免。

国际船舶经纪公司BRS研究员朱昊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自美国4月宣布征收港口费以来,跨越大西洋的中国船舶数量在过去半年明显减少,业界已提前调整航线布局。

由于中国港口费措施出台突然,朱昊晟预计短期内将对海运市场带来波动,尤其对已出海、即将抵达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构成考验,部分船只最早可能下周抵达港口,目前尚不明确是否需要改航。

至于造船业,朱昊晟指出,中国目前继续稳居全球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超过六成。中国国有控股的造船企业、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丽向本报透露,公司客户主要来自欧美市场,美国港口费措施对公司订单影响有限,目前订单已排至2028年下半年。

另一方面,中美元首预计在本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会晤,但双方近日隔空交锋不断,尤其在稀土议题上各执一词。

中国10月9日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和力度,美国总统特朗普隔日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以反制北京“打稀土牌”。美方官员抱怨北京未事先通报扩大全球稀土管制,要求通话沟通,却被北京推迟。

对此,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二重申北京立场,称“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通报美方。”

发言人还说,双方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框架下一直保持沟通,“昨天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并督促“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强调“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目前正在华盛顿出席全球财长年度会议,并已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团队成员会面。外界预期,双方将于未来数周展开更广泛的贸易谈判。

随着中美关税战本轮休战期将于11月10日届满,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中美在经贸谈判前正展开“胆小鬼博弈”,双方都在展现强硬姿态以争取更多筹码。

由于中共下周即将召开四中全会,沈萌研判,北京近期对美加码反制,一方面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不希望在对美问题上显得软弱,同时借此“敲打“”刺激”美方。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