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任总理勒科尔尼上任仅数小时便被迫辞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星期一(10月6日)清晨被拍到独自一人在塞纳河畔漫步。
路透社报道,这段由法国内部电视台播的出画面显示,马克龙披着黑色大衣,从一扇锻铁大门走出,沿着石质河堤缓步而行,贴身警卫在前后保持距离。远景镜头与肃穆的秋日风景交织,让人不由联想到戴高乐在1969年辞职后独自寻访荒野的沉思:一位领导人在政治时代走向终章时的孤独身影。
勒科尔尼的辞职令马克龙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勒科尔尼是两年内的第五位总理;但他的任期却只有27天,而新组建的内阁更是仅存续了14小时便瓦解。
面对险境,马克龙选择让勒科尔尼再争取两天时间,与反对派进行最后斡旋,尝试为国家找到脱困之路。这既是给执政阵营最后一次机会,也反映出他对其它选项的排斥:一是解散国会;二是下台,而马克龙此前已多次明确表明,不会在任期结束前下台。
在国会内外,政治孤立感正在加剧。昔日盟友为自身政治前途保持距离,许多人开始为2027年大选布局。保守派重量级人物勒塔约(Bruno Retailleau)周日晚公开抨击勒科尔努的新内阁,成为促成内阁崩解的关键一环;这一反叛也打破了此前政坛存在的“共同基础”。
若勒科尔尼无法拉回保守派支持,马克龙仍有两个选择:一是任命一位偏左的总理,但社会党坚持财富税并要求逆转退休金改革,这使得左翼主导的组阁对其他党派而言难以接受;二是接受更剧烈的政治重组,包括解散国会。
民调显示,近半数法国人认为马克龙对当前危机负有责任,逾半数认为他的辞职可能打破僵局。极右翼“国民联盟”领袖勒庞迅速呼吁解散国会并重启大选。分析认为,国民联盟正在从中间派的瓦解中受益,吸纳抗议性选票,把解散视为其最佳执政机会。
在外界看来,马克龙当前面临的窘境并非单一事件所致,而是近年来制度与选举博弈累积的结果。自他在2022年通过提前大选试图重塑国会以来,法国出现了更为碎片化的议会格局:中间派不再独大,极右与极左各据一方,使得多数党治理的传统模式失灵。财政压力与社会议题的激烈分歧,又使执政联盟在预算与改革问题上频遭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