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未了 欧洲军工业争抢人才

(杜塞尔多夫彭博电)乌俄战火爆发,加上欧盟打算减少对美国军事的依赖,决定扩大欧洲自主国防实力,带动欧洲军工业者生意兴隆,但却面临新的烦恼——找不到人才。

美国咨询公司科尔尼(Kearney)在一份报告中估计,如果北约成员国遵守建议的标准,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用于国防,那么到了2030年,欧洲为此将需要约76万名技术工人。欧洲航空航天、安全和国防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军工业就业人数约为100万。

随着俄罗斯持续入侵乌克兰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盟国增加军费开支,欧盟已承诺投入8000亿欧元用于重整军备。德国已将国防列为首要任务,英国则重新分配外援资金。

不过,多年来的投资不足、去工业化以及武器制造业的公众形象不佳,使得招聘和留住人才变得十分困难——对年轻应征者而言,军工业在吸引力排行榜上始终名列靠后。

为吸引新一代工人,军火商手段层出不穷,丰厚薪酬自是不在话下,有的甚至采取一些花哨的手段来吸引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劳动力,如提供瑜伽课程和将餐厅厨师转变为建造战舰的焊工等。

意大利国防企业莱昂纳多(Leonardo SpA)发言人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人才一直短缺,为了吸引年轻员工,该公司正在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并加强职业发展计划,目标是到2028年招聘多达7000名员工,涵盖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和高性能电脑等领域。

雷达制造商亨索尔特(Hensoldt AG)希望今年能招聘1000名员工,重点是电脑科学、电气工程师和机电一体化的人才。

对军工业来说,因为产能过剩而正在裁员的汽车制造业,是一个潜在的人才来源。德国坦克制造商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正在改造其两家汽车工厂,并对员工进行国防再培训。

招聘咨询公司SThree Plc首席执行官莱恩说:“所有企业都意识到,一旦资金到位,劳动力争夺战将变得非常激烈。我们相信,对顶尖人才的争夺将会非常激烈。”

根据行业组织ASD的数据,欧洲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员工的平均年薪为5万9000欧元,比欧洲的平均工资高出43%。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