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孤立中国不成 反促使中俄印靠拢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据报下周将访问印度;印度外长苏杰生下周将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分别与中印领导人通话,讲述他与美国就俄乌战争进行接触的情况。

受访学者分析,从上述情况判断,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利用关税和外交政策孤立中国的策略非但没有奏效,反而促成中、俄、印及其他一些主要金砖国家靠拢。不过,学者也指出,中俄印虽靠得更近,但各有各的国家利益考量,战略上并未形成一致。

特朗普上周以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将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提高至50%,改变拜登政府时期通过印度牵制中国的亚太战略主基调之一,也让中俄印三国关系产生微妙变化。

正在改善中的中印关系进一步和缓。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王毅可能在8月18日访问新德里;若成行,将是他三年多来首次访印。印度媒体上周报道,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

同样,俄罗斯和印度两国面对特朗普施压,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持续加强关系。印度媒体周三(8月13日)报道,苏杰生将于8月20日至21日访问莫斯科。印度上周也说,普京已受邀今年晚些时候访印,并出席印俄年度峰会。

普京将在阿拉斯加当地时间8月15日与特朗普会面,就如何结束俄乌战争磋商。他早在上星期五就与中印两国领导人通话,介绍他与美国事前接触的情况。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本周四则宣布,俄国和中国舰队已从俄远东堪察加半岛首府启航,前往太平洋执行亚太地区联合巡航任务。

受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向《联合早报》分析,中俄印三角关系产生微妙变化主要来自印度,这又源于特朗普政府对印政策发生变化。

他说,对比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拜登时期为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美国对印度很宽容,还允许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对中俄则施予重压。所以,印度当时对拉近中印、俄印关系不十分积极,到2024年莫迪开启第三任期时,才恢复与俄罗斯积极互动。

林民旺判断,中俄印靠拢局面会持续好几年,至少涵盖特朗普四年任期,甚至不排除因美国内政发生变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理念可能成为未来美国总统的长期外交取向,那这将成为“中俄印度关系持续改善的基础”。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会长、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潘特(Harsh V Pant),以及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黎良福则指出,特朗普因素虽促使中俄印靠拢,但三国有各自国家利益诉求,在战略问题上立场并不一致。

黎良福说,中印都以伟大文明古国为傲,普京也没有放弃帝国主义梦,这是三个大国在宏观战略上难取得一致的关键,之所以靠拢,是因特朗普引发的外部环境变化所致。他说,在涉主权问题的边境与达赖喇嘛问题上,中印存在难解的战略分歧,难维持长期稳定关系。

不过,黎良福认为,特朗普只顾美国利益、未有整体大局观的外交和关税政策,确实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周边外交创造空间,不仅中俄印靠拢,东南亚、南亚和部分金砖国家都希望借加强对华关系来对冲美国的压力。

他说,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不但没有达成借关税和外交政策孤立中国的目的,“反而还产生了他没料到的后果”。

林民旺则认为,特朗普破坏国际规则的行事风格,必然促使“越来越多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