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综合电)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败,在参众两院都沦为少数,执政根基受动摇。日本媒体分析指民众不满物价高涨和政府应对不力,以及选民对传统政党的倦怠感越来越强烈,是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败选的主要原因。
首相石破茂表明不下台,坚持继续执政;但接下来肯定面临更大的执政压力,政局变得愈发诡谲多变。何况随着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在选举中崛起,日本政坛选后料将日益右倾。
新华社分析说,自民党在全国32个一人选区(即单议席选区)中,只赢得14个议席;在东北和四国等传统保守派地区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
民粹参政党异军突起引关注 神谷:参议院突破只是开始
这次选举的最大赢家是国民民主党和新兴的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这两个政党都擅长通过社交媒体吸引选民。国民民主党在选前有9个议席,选后增至22席;参政党更是从原本仅有一席大增至15席。参政党走的是“日本优先”的民族主义路线,倡导强硬的反移民政策,而今异军突起,“潜力”与势头令人侧目,也引起关注。
日本国际大学副教授山口真一说,参政党通过社媒实现舆论突破,成功地将网络情绪转化为选举效应,带动多个政党围绕外国人问题展开讨论。
参政党党魁神谷宗币选后对日媒说,他计划效仿欧洲新兴民粹主义政党,与其他小党建立联盟,而非与自民党政府合作。
神谷形容参政党在参议院的突破只是个开始。“我们正在逐步增加议员人数,不会辜负民众的期望。我相信,通过建立一个稳固的组织,争取五六十个议席,我们的政策最终会成为现实。”
无力应对通胀而败选 石破茂关税谈判地位削弱
美国非营利组织日本学会会长沃克认为,参政党成了选后焦点,主要因为民粹主义和排外情绪高涨。“不过,归根结底,自民党和石破茂越来越弱,恐怕才是问题所在。”
石破茂内阁应对通胀的措施,遭选民抨击是治标不治本。相比之下,反对党提出减免消费税、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民生政策,对选民更具吸引力。调查显示,日本选民最关心的是物价上涨对策,远超过国家安全或宪法改革。
面对美国发动的关税战,选后执政党地位削弱,也打击日本政府的谈判实力。《华尔街日报》分析说,日本执政党选后地位大不如前,一旦在农业和汽车等敏感领域向美国让步,恐难以在国会获得足够支持。
自民党内部躁动浮现 或力挺高市早苗接棒
日媒指出,今秋对石破茂政府来说将是严峻考验。到时,政府将向国会提交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里头包括应对物价上涨和应对美方关税的方案。若无法获得足够支持,预算案恐将搁置,石破茂更寸步难行。
石破茂本人已表明暂不辞职。由于参议院选举并不直接决定首相人选,加上反对党内部分裂,无论宪法还是安全政策都严重分歧,因此领导层更迭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自民党内部开始躁动,日媒报道,党内已有人开始讨论领导层更迭的时机。
据知,一旦石破茂下台,最有可能接替他的人选是安倍经济学的支持者、前经济安保部长高市早苗。她向来主张日本央行恢复货币宽松政策。高市早苗一直对首相大位虎视眈眈,去年9月参加自民党党魁选举只以微差落败,得票率高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