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樟宜机场从无到有的荣耀

樟宜机场半个世纪的发展,是个从无到有,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个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不断有新体验的进程。这个进程之所以能持续不断,背后的推动力是新加坡锲而不舍、力求卓越的精神。当初高瞻远瞩制定发展计划的草创者的魄力,尤其令人感佩。

最近到希腊雅典旅游,旅行社安排乘搭的是卡塔尔航空公司的班机,来回都得在多哈的哈马德国际机场转机,因此稍微体验这座好几次名列世界最佳的机场的宏大和喧闹。

英国咨询集团Skytrax自2000年推出全球最佳机场排名榜以来,新加坡樟宜机场便一直名列第一。但在2021年、2022年和2024年,于2014年启用的哈马德机场却后来居上,三次夺冠,成了樟宜强劲的竞争者。两者的实力可说在伯仲之间,而同样是填海造地的哈马德似乎占有一点后发优势。今年,樟宜机场再度夺魁,哈马德第二,东京羽田机场第三。这也是樟宜机场第13次名列第一,显见它具有坚韧的竞争力。除了世界最佳机场,樟宜也获得亚洲最佳机场、最佳机场洗手间等荣衔。

去年,哈马德机场接待的搭客达5270万人次。樟宜机场则为6700万人次,几乎已恢复到2019年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哈马德机场还在扩建,最终每年可接待9300万搭客人次。它毫无疑问是中东航运界一颗闪亮的明珠,加上服务可以媲美新航的卡塔尔航空,扮演着中东地区航空中转枢纽的重要角色。但接下来,它也将面对来自邻国阿联酋迪拜机场的竞争。迪拜目前正在兴建号称世界最大的航站楼,预计到2032年时,每年可以接待1亿5000万搭客人次,最终则可高达2亿6000万。

冠病疫情后世界航空业恢复蓬勃发展,许多国家都在设法抢占先机,扩展它们的国际机场,在国际旅客熙来攘往的背后,这些机场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马拉松竞赛。其中,亚太地区航空旅游需求强劲,因此,本区域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等都正积极扩建机场。巧的是,在这次旅游的归途中,就读到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举行动土仪式的新闻。

国际机场协会(亚太及中东区)总监巴隆奇(Stefano Baronci)指出,未来10年,亚太和中东区域的机场将投资约2400亿美元(约3132亿新元),发展机场设施。其中,1360亿美元将用于翻新现有机场,另外1040亿美元将用于兴建新机场。整体而言,这些项目将带来额外12亿4000万人次的客运量,以及7100万公吨的货运能力。

巴隆奇也说,新加坡若要保住“全球10大最繁忙机场”的地位,兴建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是一大关键,也刻不容缓。亚细安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机场设施,例如,泰国曼谷的机场已宣布增建新的搭客大厦和跑道等。这些都会给樟宜机场带来竞争。“从时机上而言,新加坡要保持现在的排名,就不能浪费更多时间。”

根据国际机场协会4月15日发布的消息,樟宜机场在“2024年全球10大最繁忙机场”中排名第四,比2023年上升一个名次。这个排名根据机场所接待的国际旅客人次来计算,位居榜首的是迪拜国际机场,第二是英国希思罗机场,第三是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其实,新加坡早在2013年就宣布兴建T5的计划。不过,后来受到冠病疫情延误两年。2022年,政府才宣布T5发展计划重启,预计2030年代中期竣工。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总面积相当于目前四个搭客大厦的总和。T5投入运作后每年机场总客流量预计能增加56%,或5000万人次,使樟宜机场总客流量增至1亿4000万人次。换言之,樟宜机场到时即可成为每年接待超过1亿人次的“超级机场”。截至去年,亚洲只有北京、上海和东京有“超级机场”。

新加坡的国力和财力跟卡塔尔、阿联酋、中国和日本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卡塔尔虽然也是小国,但却是油钱饱满的产油国,因此可以投入160亿美元打造哈马德机场,面不改色。阿联酋同样可以挥金如土,耗巨资兴建世界最大搭客大厦。但新加坡要兴建T5却须谨慎筹划,因为我们能动用的是辛勤劳动积攒的血汗钱。十年筹划,再加十年兴建,辛苦委实不寻常。因此,黄循财总理在为T5 主持动土仪式时就强调,这是一项跨越多年的大工程,也须要历经多届政府。

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和卡塔尔与阿联酋(两者均属酋长国)迥异,维持政治持续性是一大挑战,要落实像T5这样的大工程,挑战性也更大。但若要保持樟宜机场的竞争力和区域航空枢纽的地位,这却是不得不为的长期投资。因为,除了中东,亚太地区其他主要航空枢纽如香港和曼谷,也都在厉兵秣马,大事扩展。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已于去年11月启用,第二搭客大厦扩展工程也预计今年内完工。曼谷机场正在兴建第四条跑道和扩展航站楼,到2033年时预计每年客运量可达1亿5000万人次。

实际上,新加坡对樟宜机场的经营,已历经漫长的50年。这项长远规划的工程始于1975年,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论证后,扩展巴耶利峇机场的选项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艰难的选项:在樟宜填海造地,兴建一个全新的机场。1981年新机场正式启用,接下来各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机场规模也随着客流量逐年增加,而不断扩展到今天有四个搭客大厦的规模。

樟宜机场半个世纪的发展,是个从无到有,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个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不断有新体验的进程。除了因冠病疫情中断几年,这个进程之所以能持续不断,背后的推动力是新加坡锲而不舍、力求卓越的精神。当初高瞻远瞩制定发展计划的草创者的魄力,尤其令人感佩。其次,樟宜机场能度过艰难的疫情期,并在疫后迅速恢复,是得力于政府的财政资助。新航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国家有足够积蓄,很难恢复得这么快。

但樟宜和新航成功的背后,世界航空业激烈的竞争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冠病疫情后出现报复性旅游的同时,航空业的竞争尤为激烈。除了从改善机场设施着手,各大航空公司也落力扩大机队和改进服务,力求搭客有最好的飞行体验。这也给樟宜和新航带来极大挑战,一不留神就有被超越的危险。如卡塔尔和迪拜等新崛起的航空公司,近年来口碑都不在新航之下。在今后10年,T5必须成为我们的局面改变者(game changer)。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