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综合讯)针对中国考虑推广现房销售制度的讨论,中国官媒发文回应称,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不成熟。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 《中国房地产报》星期天(5月18日)发文指出,近期外媒关于推广现房销售的报道、金融监管总局对于“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融资制度”的表述,以及河南信阳宣布新出让地块一律现房销售,使得现房销售话题成为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彭博社一周前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正考虑在全国推广现房销售制度,以重塑购房者信心。新制度据报将针对新建商品房,改变此前以预售制为主的商品房销售方式。
《中国房地产报》评论称,现房销售试点工作早已在推进过程中,“但是从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并不成熟”。原因包括会给企业端造成更大经营压力,以及对土地市场会产生一定影响。
这篇题为《现房销售需因势利导》的文章引述数据显示,去年上市房企整体销售毛利率仅为14.6%,销售净利率为-8.31%,行业整体投入资本回报率仅为0.2233%,均为历史最低水平。现房销售意味着项目开发周期更长,房企资本回报率进一步降低。在缺乏相关支持政策下,有可能导致房企现金流枯竭。
其次,现房销售模式下土地出让门槛抬高,房企拿地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加,进而影响土地市场复苏。文章举例称,海南2020年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后,土地成交面积锐减54%;杭州2021年推出的10宗现房销售地块中,九宗因房企资金压力流拍,最终政策被迫搁置。
文章总结道,现房销售作为一项涉及金融、土地、行业生态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行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搞“一刀切”。目前仍需以地方试点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金融、税收等相关配套政策,因势利导逐步推进。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