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美软件脱钩进行时?

中国商务部上星期四(10月9日)在稀土物项出口管制决定公告的附件中,使用国产金山软件的WPS文件作为附件。这一细节并未立即引起关注。

不久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星期五宣布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网民和媒体重新翻出商务部的公告,发现附件并非微软Word文件,而是国产WPS格式。结合特朗普的表态,不少人将此解读为中美软件脱钩的信号,有网民评论称:“中国已经做好准备。”

这一消息在星期天(10月12日)登上微博热搜榜,星期一(13日)更带动金山软件的A股和港股大涨,涨幅分别达到8.32%和13.82%。

金山办公星期一也发声明称:“作为国产办公软件企业,维护用户数据安全,定义符合中国企业的办公标准,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不过,翻阅中国商务部过去几年的公告就能发现,这并非商务部首次使用WPS格式文件。从2020年起,中国商务部就逐渐使用WPS作为政策公告的附件,WPS和PDF均有,DOC文件则不断减少。此次商务部公告发布的时间点和内容格外敏感,加上美企微软近年来持续收缩在华业务,更突显中国在软件使用上的“去美化”。

中国商务部在稀土物项出口管制决定公告的附件中,使用国产金山软件的WPS文件作为附件。(中国商务部网站截图)

从办公软件到操作系统的国产化

在中美竞争、政府强调国安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体制内单位、国央企使用国产软硬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就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所有政府和公共事业机关在三年内移除所有外国计算机设备和软件。

据路透社报道,五家券商援引中国国资委2022年9月发布的命令称,国企被要求在2027年前全面用国产办公软件替代外国系统,这是首次明确设定具体期限。

中国国产软件的代表WPS Office则成为替换微软Office的首选。

金山软件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软件公司,WPS Office是金山软件开发的办公软件套装。对标微软公司的系列办公软件,WPS也有文字编辑、幻灯片制作、表格处理等应用。

金山软件今年第二季的财报显示,营收1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而微软第二季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含Office办公业务)营收为331.1亿美元。

无论从营收水平还是用户规模,与微软相比,金山都还差得很远。但在中国体制内的使用上来说,微软则不能与WPS相比。据界面新闻报道,WPS在中国政企市场的覆盖率在80%以上,并兼容国产操作系统。

对标微软公司的系列办公软件,WPS也有文字编辑、幻灯片制作、表格处理等应用。(互联网)

金山软件的第二季报告也提到,境内业务持续巩固央国企领域客户优势,加速覆盖民营企业及地方国企。

除了办公软件,被中国政府、国央企替换的,还包括操作系统。

根据流量监测公司StatCounter统计,Windows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20年的87.09%下滑至2023年的80.82%。截至今年6月,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占比进一步下滑到79%。

中国市场也出现更多选择。华为今年5月推出搭载自研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5的电脑。媒体预料,鸿蒙电脑将成为政府、金融行业采购对象。据《人民日报》今年8月的报道,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的终端数量突破1200万台。

这篇题为《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的文章称,中国以银河麒麟、鸿蒙等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取得突破,中国国产操作系统从“能用”向“好用”迈进。

曾在中国办公软件与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微软,在地缘政治风险与国产化浪潮夹击下收缩中国业务。今年4月,路透社报道微软在华外包团队微创中国宣布结束在华运营并裁员约2000人;同一个月,微软也被爆出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

微软在华外包团队微创中国据报结束在华运营并裁员约2000人。(路透社)

特朗普所说的“关键软件”

特朗普威胁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却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些软件。事实上,中国在办公、手机、电脑乃至服务器操作系统上,国产替代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有一个领域仍难以跨越——半导体设计所依赖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EDA)软件。

今年5月23日,美国商务部向EDA软件制造商楷登、新思科技、西门子发出通知,暂停对中国的技术供应。6月底,两国就中国出口稀土的问题达成阶段协议,美国政府又解除这些限制。

高端晶片设计软件的使用授权,是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一张筹码。没有成熟的EDA软件,晶片从设计阶段就无法起步,更不用提制造。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中国的晶片设计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顶尖的美国软件。一旦中国企业被限制使用EDA软件,将对本土晶片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中国媒体《21实际经济报道》则形容EDA是晶片之母,比光刻机更关键。而当前,中国市场80%的份额被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等海外巨头垄断。尽管中国的EDA企业也能突破五纳米的工艺,但海外巨头已经推进更高阶的二钠米相关技术。

中国晶片制造被美国卡脖子,仍然实现在先进制程的一定突破,但科技媒体普遍不看好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实现EDA的突破。Technode指出,EDA从来不是在实验室里就能做好,它必须在产业链、真实晶片项目中被不断打磨、适配不同流程,这样才有用。

此外,EDA在整个半导体领域属于相对小的市场,销售周期长。中国的EDA创业公司并不多。在半导体领域被寄予厚望的华为曾在2023年称,在EDA方面已经实现突破,重点聚焦在14纳米及以上工艺节点的全流程工具。这离高端工艺仍有距离。

对当前的中美关系而言,一个文件格式的改变都可能被赋予“划清界限”的意涵。可是,在更复杂的晶片设计层面,真正的脱钩显然还做不到。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