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完善吹哨人制度 证券期货违法举报最高奖励增至100万人民币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拟完善吹哨人制度,将大幅提高证券期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最高达100万元。分析指出,高额奖励有助于激励知情人士揭露违法行为,但制度成效的关键,仍在于营造支持与认可吹哨人的社会氛围。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财政部于星期二(9月30日)晚间,联合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吹哨人奖励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

官方说明指出,《吹哨人奖励规定》是在2014年出台、2020年修订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此次修订内容包括修改制度名称、完善奖励条件、较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严格规范办理要求、优化奖励程序、完善保护机制及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新规将提高奖金比例,举报奖励金额将由现行罚没款金额的1%提升至3%;提供重大违法行为线索的,奖金上限也从10万元提升为50万元;提供的案件线索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或者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吹哨人为内部知情人员,每案奖金上限从30万元、60万元统一提升至100万元。

官方也明确举报门槛,可奖励案件的罚没款金额从10万元提升为100万元,强调属于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严重危害金融安全及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

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称,吹哨人奖励仅针对重大案件施行,而非面向全部案件,有助于降低个别人员为了获得奖励而恶意举报的可能性。

官方已表明持续强化重大案件执法力度。证监会去年办理各类案件达73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153.42亿元,为2023年的2.4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高额奖励会吸引知情人士举报违法行为,若从挽回公众投资者的损失角度来看,100万元奖励金额上限确实可以再提高。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本报表示,中国金融监管层希望通过完善吹哨人制度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监管,这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经验,在抑制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不过他也直言,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环境,制度激励效果仍有待观察,“吹哨人不一定会被视为英雄,公司内部愿意站出来的人非常少。”

沈萌注意到,市场上知名吹哨案例,如揭露蓝田股份造假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往往来自公司外部的财务专家,而非企业内部员工。除了提高奖励金额,更关键的还是营造支持、认可吹哨人的社会氛围。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