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上合峰会力推全球治理倡议 吁成员国反对“霸凌行径”

以中国为东道主的本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星期一(9月1日)在天津召开,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力推捍卫发展中国家权利的全球治理倡议,呼吁各国共建更公正合理的治理体系,反对阵营对抗和霸凌行径。

受访中国学者指出,全球治理体系因美国与西方影响力减弱而出现真空,新力量又尚未形成,中国更有理由牵头提出治理倡议,并让上合国家也有参与感。

领导人在汇聚上合组织10位成员国元首的会议上致辞时,肯定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但他警告,未来的世界动荡变革,有必要更好地发挥组织功能。

领导人主张,上合组织须坚持求同存异、公平正义,“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霸凌行径”,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领导人也在包含上合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倡议涵盖五大原则: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以及注重行动导向。

他寄望上合组织“捍卫全球南方共同利益”“继续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担当起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中流砥柱。

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和印度总理莫迪星期一(9月1日)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场边手牵手谈笑,互动亲密。(法新社)

本届上合峰会汇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其中多个上合成员国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正面对美国乃至西方的关税与制裁压力,本届峰会成为这些国家凝聚声势、从而抗衡西方的契机。

普京在会议上发言时便将矛头指向西方。普京强调,乌克兰危机并非由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引起,而是乌克兰政变所导致,他并指乌克兰的政变得到了西方的支持。

普京在会议场边则与莫迪和领导人亲密互动。一段现场视频显示,普京和莫迪手牵手走向迎接两人的领导人。三人随后围在一起谈笑,气氛融洽,凸显中俄印领导人之间的友好氛围。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全球治理过去主要依赖美国乃至西方,如今美西方已显得力不从心,新力量又尚未形成;正因如此,中国更有理由主动牵头提出治理倡议,推动各国广泛参与。

除了力推全球治理倡议,领导人也在峰会上承诺加大对上合成员国的投资和援助。这包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今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无偿援助、以及未来三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的贷款。

领导人也强调要尽快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为成员国安全和经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早在2010年提出这项倡议,但据悉当年因俄罗斯更倾向扩大自己主导的欧亚开发银行而停滞不前。

他并重申中国愿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持续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包括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上合组织成员国也签署发布了《天津宣言》,肯定国际体系正朝向更公正、平等、更具代表性的多极化方向演进,并“强烈谴责以色列和美国于2025年6月对伊朗发动的军事侵略”。

为期两天的上合峰会已落幕,领导人与多位与会的外国领导人已赴北京,参加星期三(9月3日)举行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