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说,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绿色低碳的出行理念和能源消费方式已深入人心。
杜忠明在国新办星期二(8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中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至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
杜忠明说,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带来的用电需求,中国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7月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
同时,中国也积极鼓励“开绿车、用绿电”,通过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组织相关省份开展车网互动应用试点,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支持用电“削峰填谷”。
杜忠明指出,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可靠、绿色的电力保障。中国未来将推动绿电和算力深度融合,根据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式,让数据中心更多使用绿色电力。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