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它和骨痛热症一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均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和骨痛热症有什么异同?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它和骨痛热症一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均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和骨痛热症的临床症状也有相似之处,例如患者同样会发烧,出现皮疹和关节疼痛。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关节痛较为明显,而骨痛热症患者关节痛较轻,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疼痛,并在皮层出现血点。
和骨痛热症相比,基孔肯雅热致死和重症概率较低,感染一次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而骨痛热症病毒分四个类型,感染其中一型病毒后,还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病毒。
目前全球疫情有多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阿尔瓦雷斯星期二(7月22日)警告,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
据介绍,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有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印度以及孟加拉等亚洲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
基孔肯雅热疫情本月来也在中国广东佛山市快速扩散,目前当地确诊病例已突破3000例。
如何防治基孔肯雅热?
和骨痛热症一样,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这包括处理家中积水、遏制蚊子滋生,以及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
此外,民众近期若从疫区回国后出现发烧、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也应尽快就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