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美债退居第三 分析:不会把抛售美债当武器

(北京/华盛顿综合讯)中国在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之际减少美债持仓。今年3月,中国退居美国海外债权国第三位,英国持仓跃升至第二,20多年来首次超越中国。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星期五(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3月持有美国国债增至9.0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日本增持49亿美元,持仓规模1.13万亿美元,稳居美国第一大债主。

中国则是今年首次减持,规模下降至7654亿美元,被英国以7790亿美元的持仓超越,退居第三。

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持续下降。去年12月,中国持有量降至7590亿美元,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分析:中国不会把抛售美债当作武器

市场上长期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作为美国的大债主,就有和美国博弈的“金融武器”,能通过集中抛售美债,压低美债价格,推高收益率,从而推高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影响股市,削弱美元等。

贸易战局势越发紧张之际,这一观点再次被讨论。 但分析认为,中国逐步减持美债主要是优化资产配置,部分是地缘政治动因。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前财政部官员、现任外交关系协会(CFR)高级研究员赛斯特(Brad Setser)指出,中国3月减持美债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去美元化,而是为了调整其投资组合结构,把持有的美债久期缩短。

《华尔街日报》此前也分析称,中国不会以抛售美债作为报复美国的“王牌”,因为一旦中国抛售,美国国债价格暴跌,会导致中国目前价值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出现巨大损失,并大大削弱其管理本币和扶持经济的能力。

但文章同时指出,中国政府也一直在逐步减少美债持仓,一方面是增加对其他资产的投资来提高回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回应紧张的中美关系。

中国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也认为,中美关系变化和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美国国债持仓仍可能稳步下降。未来中国持仓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仍受中美关系影响。

中国市场担忧美债波动影响外汇收益

美国4月初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市场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由于这一资产是中国海外资产重头,中国投资者也对这种波动,甚至潜在的美债危机感到担忧。

中国央行副行长邹澜回应市场担忧时说,中国外汇储备以安全等为目标开展投资,已实现投资组合较为有效的分散化, “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