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慕尼黑安全会议合纵连横

时间:2023-02-20 11: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

在俄乌战场再呈白热化之际,今年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更引人注目。俄罗斯、白罗斯等国没有受邀,以及会议重点聚焦于如何尽快让俄国结束战争,隐然表明欧洲乃至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阵营化的苗头。中国在这个大背景以及美中博弈方兴未艾之下受邀出席,无疑面对极大的外交压力。美国趁着流浪气球事件,宣传了一波中国威胁论之后,继续利用中国希望改善外部环境来推动经济的渴望,借力向莫斯科施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因气球事件推迟访华行程,但仍然不错失与大陆政府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会晤的机会。从此前高调击落气球,到美国总统拜登就事件在2月16日发表全国讲话,强调希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的低姿态表明,华盛顿当下的战略目标,是在有效孤立中国之余,同时防止中国倒向俄罗斯,避免俄乌战争夜长梦多。美方因而通过媒体放话,说布林肯在会晤王毅时警告,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后果将“不堪设想”。

趁出席安全会议之便,王毅也走访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就乌克兰战争寻求欧盟理解中国立场。尽管难度越来越高,防止欧洲大国向美国靠拢,一起围堵中国,仍然是北京的重要外交目标。疫情解封后的中国正努力恢复经济活力,出口国际市场日益成为当务之急。要突破华盛顿设置的外交围城,中国或许得在俄乌战争上适当回应欧洲国家的要求。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在同王毅会谈后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发表“和平演讲”。

这一演说的意义不小。俄国媒体1月30日报道外交部消息说,普京邀请习近平在2月24日俄乌战争周年之际访问莫斯科。换言之,俄罗斯也在间接施压中国,要求北京履行双方关系“上不封顶”的公开承诺。面对美、欧、俄多方的期待,北京自然必须审慎行事。中国至今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甚至不正式使用“战争”这一字眼,引起担心俄国威胁的欧洲诸国不满。中国的立场一直停留在呼吁和平,就是为了保持艰难的外交平衡。

因此,很难想象在不得罪任何一方,特别是莫斯科的前提下,习近平的“和平演讲”能表述全新的立场。可是,缺乏新论述,北京又难以摆脱当下面对美国联合西方集团围堵的困局,为提振经济打开一条生路。由此观之,慕尼黑安全会议展现了地缘政治集团化和对立的加剧。随着俄国新动员的数十万兵力投入乌东战场,西方集团也加紧对乌克兰的军援。刚放弃和平外交的德国更一反常态,敦促其他盟国尽快交付德制主战坦克给基辅。一些北约成员也暗示要提供战斗机。

这场牵动各方博弈的战争在今年势必更为惨烈,且代理人战争的意味更浓。普京的个人政治生命已经孤注一掷,美国与西方也公开表达了“不能输”的立场。毕竟这是数十年“美国治下和平”所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华盛顿在外交上对中国软硬兼施,正是要确保俄国难以在战争中获胜。面对严厉制裁的俄国,通过以打折价格继续出口资源,在经济上持续表现出后劲。若获得中国支持,尤能如虎添翼。在两大阵营都输不起的情况下,乌克兰战事难免更激烈,伤亡更为惨重。

从慕尼黑乃至近日紧凑的国际外交斡旋观察,俄乌战争年内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胜负难料。无论如何,这对国际地缘政治和全球通货膨胀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必须持续关注。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