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鲜明右翼色彩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后,台湾学者分析,高市延续“安倍路线”预料将加剧与中国大陆的对立,但也可能一定程度弥补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缺位,对台关系则有望进一步深化。
高市早苗星期二(10月21日)当选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的隔天,台湾当代日本研究学会举办座谈会,邀请学者分析选举结果对区域形势的影响。
辅仁大学日本暨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在会上提到,高市以“安倍晋三路线继承者”自居,旗帜鲜明地代表日本右翼;她所主张的“历史修正主义”更将与中韩在东亚近代史观产生尖锐对立,中日及日韩关系不容乐观。
他也提到,高市在安保问题上将比岸田、石破两任首相更为强硬,对修宪的态度也更积极,且与她联合执政的日本维新会主张废除《宪法》第九条第二款“不保有战力”的规定,增设紧急事态条款,此举无异于为日本介入周边事态开绿灯,打破自卫队成军以来的“专守防卫”限制,恐再冲击中日关系。
不过,何思慎说,日本修宪需要众参两院各自议员总数三分之二同意,且须经公民复决半数同意,过去在“安倍一强”下尚无法完成,如今众院仅达最小过半的“自维联合政权”,更是难以跨越修宪门槛。
何思慎也认为,高市再次任命茂木敏充为外长,也可看出高市仍有意在中美之间取得平衡。 “茂木敏充的英文很好,而且跟美国有很好的谈判经验,跟(中国外长)王毅基本上也有私交……他(茂木敏充)在辅佐安倍的时候,帮助安倍把美日关系跟中日关系都处理得很好。”
台湾中山大学亚太事务英语学程助理教授刘奇峰则从印太战略角度分析,高市延续安倍晋三的“自由且开放的印太(FOIP)”构想,但在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功能可能降级之际,日本反而可能成为印太稳定的支点。
刘奇峰指出,美国对QUAD的重视显著下降,而高市的外交思维深受技术主权(tech sovereignty)理念影响,将科技视为战略安全的延伸,或可透过“制度化合作、技术标准与经济安全专案”维持印太战略运作。
他因此研判,日本与亚细安的关系无论在防卫、技术上都有可能增强,例如与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海上制度合作,持续提供巡逻船在南中国海防卫上的协助等。
针对台日关系,刘奇峰认为,高市被视为长期友台的日本代表性政治人物,过去多次强调“台海和平稳定是日本安全保障的核心”,并表态支持安倍的“台湾有事”立场。刘奇峰研判,未来在高市政权下,“台日双方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包括人工智能、网安、封测材料与人才交流等领域可望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