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24席国民党立委全数挺过罢免投票后,星期天(27日)开始谢票行程,绿营与罢免团体则陷入愁云惨雾。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传遭并列两大究责对象;罢团发起人曹兴诚批评绿营在罢免期间不愿承担责任,要民进党在第二波罢免自己努力。
台湾726首波大罢免结果星期六出炉,24席国民党立委一席也没罢掉,连去年因贪污罪经法院一审判刑而遭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也安全下庄。
面对首波罢免失利,民进党党内传出检讨声。据《联合报》报道,民进党内人士认为,党主席赖清德下令全党投入大罢免的路线偏误,党中央要有人负起政治责任,不能一句“这是公民团体自主发起的”,就轻轻带过。
报道引述派系人士指出,赖清德在最后关头刻意与大罢免保持距离,有达到防火墙效果,最先被究责的对象是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党秘书长林右昌,而挞伐林右昌其实就是剑指赖清德。
与民进党互动密切的两岸政策协会理事长谭耀南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研判,来临的这个星期,民进党在施政路线、民众沟通等方面的检讨,乃至人事调整,应该会很快推展。
他强调,检讨不见得一定是“抓战犯”,“但你的(政策)路线、你的施政跟人民的沟通,这每一件事情都涉及到人,对不对?所以人事上的调整,我认为也是检讨的一部分。”
此外,罢团也出现与绿营分裂迹象,除了罢团内部传出想另组政党的声音之外,这次罢免案核心人物、反共护台联盟发起人曹兴诚星期天也发文,批评民进党在罢免过程中不愿负责。
他说,在第二阶段连署完成后就曾公开表示,罢团能力已耗竭,接下来应由民进党接手;但民进党推托,只想当不用负责的“侧翼”,当时他已感到不妙,但为免志工失望,只好继续担任志工。
因此,他劝罢团志工放下8月23日第二波罢免案,“让民进党去努力吧。那是蓝绿对决的仗,我们打不起”。
对此,立法院民进党团干事长吴思瑶承诺,面对第二波罢免,民进党必然得承担更大的责任。她也代表民进党团再次对曹兴诚的付出致敬、致谢。
绿营知名学者、台湾远景基金会执行长赖怡忠星期天在一场解读罢免案的座谈会上坦言,民进党确实陷入两难,若在第二波罢免认赔杀出,必然与罢团更分化、基本盘更割离;若执意拼下去,接下来的施政必然更严峻。

这次罢免结果令在野阵营为之振奋,险遭罢免的24席蓝委星期天也旋即展开谢票行程。
在星期六开票情势逐渐明朗之际,国民党内就传出党中央预定依照最初规划,于7月30日启动党主席改选期程,党主席朱立伦自认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并下定决心,10月任期届满后交棒。
这次成功辅选、守下三席蓝委的台中市长卢秀燕,一直被视为下届国民党主席热门人选。但罢免结果揭晓后,台媒一度传出,卢秀燕无意参加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
不过,国民党台中市党部主委颜文正、立委黄健豪受访时,都否认这样的说法。
卢秀燕本人星期天则特别发布声明,感谢民众党所有公职人员,感性表示“没有你们,我们做不到”,并喊话白营,两党未来继续并肩前行。
对于接下来的党主席改选,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王鸿薇星期天启动谢票行程前受访时表示,相信朱、卢两人会有最大智慧处理。但她也提醒,8月23日面临第二波七席蓝委罢免案,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这次大罢免以“反共保台”做为主要诉求,对于最终结果,中国大陆国务院台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星期天通过新闻稿强调,投票结果显示,民进党的政治操弄完全违背岛内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回应时批评大陆缺乏民主经验,“毫无权力对台湾的民主制度说三道四、错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