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源于国会“朝小野大”格局。图为2024年12月20日,立法院排审《选罢法》等争议法案前夕,反对修法的民进党立委破坏议场窗户后攻占主席台、封锁大门,国民党立委徐巧芯试图突破封锁。

图像来源,AFP

台湾将于7月26日和8月23日举行两轮“大罢免”投票,首批投票涵盖24名国民党立法委员及一名县市首长,选区横跨北中南东。这些人是否能守住铁票基本盘,将可能改变立法院“朝小野大”政治格局,甚至影响2026年的地方选举。

此次大罢免不只动摇蓝营资深大佬地位,亦挑战青年战将能否通过民意考验,当中最受关注的是“花莲王”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党内新生代徐巧芯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24位被锁定罢免的立委,有过半数在2024年立委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0%,包括“票王”洪孟楷,以及新北林德福、台北赖士葆等蝉联多届的地方政治老手,外界关注大罢免会否改变稳固的选民结构。

“726投票”有哪些立委成为罢免团体的目标?他们在各自选区的背景与政治盘势有何特点?一一解析。

大罢免选区

台北市共5席

台北市共有五位蓝营立委卷入罢免风暴。

61岁的王鸿薇曾是台湾《联合报》记者,后来踏入政坛,过去曾任五届台北市议员。2023年因蒋万安当选台北市长,王鸿薇补选进入立法院,2024年以52.52%得票率当选立委,高过民进党候选人近8个百分点。现任国民党团书记长的王鸿薇,问政重点聚焦预算删减。罢免团体则质疑她多次配合党团通过争议法案,并因随傅崐萁赴中、丈夫所属新同盟会被指为统战组织,引发外界关注其两岸立场。

53岁的李彦秀是五届资深议员,曾于2016年当选立委,2024大选以47.64%的得票率回锅立院,当时对手民进党高嘉瑜与台湾基进吴欣岱皆属泛绿阵营,票源分散使李得以在三角督局势中取得优势。李彦秀将《都市更新条例》修正、孕妇产后免费谘商等列为政绩,但罢团认为她在多起法案表决中仅依党团指示,忽略选区需求。

55岁的大安区立委罗智强,曾任马英九总统府副秘书长及发言人,2022年转战台北市议员,2024年以52.96%得票率当选立委。值得留意的是,大安区传统上被视为深蓝铁票仓,社民党苗博雅却在2024大选创下非蓝营最高得票率44.78%。罗智强强调致力推动居住正义、都市更新与青年政策。部分选民则认为他在立法院表现仍多以短影音宣传与政治攻防为主,质疑其实质问政表现。

35岁的徐巧芯为蓝营新生代立委,他在2024年以空战实力击败同党资深立委费鸿泰出线,选战期间针对赖清德万里老家争议发动攻势,成功整合国民党基本票源,以过半得票率击败民进党许淑华。徐巧芯在多起政治攻防中风格强烈,质询台湾潜舰国造预算编列时,坚持分阶段建案保持弹性,但因“海鲲号浮起来就有钱”的发言引来两极评价。

74岁的赖士葆则是蝉联五届文山、南中正选区立委,主打财经专业,过往因明确表态反对婚姻平权引发讨论。文山区人口组成有高比例为公务员和教师(公教),区内有多个眷村改建社区,政治倾向比大安区更深蓝,过去七届总统选举结果皆为蓝大于绿,2020年蔡英文以压倒性票数胜选时,文山区也是国民党韩国瑜胜出。赖士葆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其得票率多维持在六至七成之间,近三届亦保持近五成得票率。

新北市共5席

2024年大选后民进党失去国会多数议席,与在野的蓝白阵营多次冲突。若大罢免翻转国会席次版图,民进党有机会重夺立院主导权。

图像来源,EPA

新北市多位被列为罢免对象的立委,出身于政治世家。

42岁的洪孟楷为上届立委选举“票王”,其母亲郭素春为连战办公室发言人、前国民党籍立委。他于2020年击败寻求连任的民进党吕孙绫,顺利在2024年连任,并获15.8万票成为全台之冠。洪孟楷强调其任内推动多项重大建设,为地方争取超过300亿经费;但批评者认为他亦支持多起争议法案,如大陆籍配偶(陆配,或称中配)取得身分证的年限由六年缩减至四年。

41岁的张智伦为国民党资深立委张庆忠之子。2014年张庆忠排审《海峡两岸服贸协议》,在蓝绿对峙混乱中以30秒通过审查,引爆太阳花学运。张智伦强调自身财政与审计专业,以推动《新住民基本法》、争取中和交通建设预算为主要政绩。他这次缺席公办电视罢免说明会,遭罢免团体质疑未积极面对罢免诉求。

37岁的廖先翔是前新北市议会议员廖正良之子,他在父亲因贪污索贿放弃竞选后接棒当选市议员,2024年当选立委。廖先翔数度提出删减外交部预算,要求行政部门进一步说明援外支出逻辑,引发讨论。他亦曾在政论节目中对台湾副总统萧美琴访欧期间疑似遭遇北京策画冲撞事件提出质疑,认为是假新闻,引发舆论争议。电视说明会中,廖先翔主打政绩为争取万里核废料回馈金、支持合宜社宅。

50岁的叶元之转战国会前,为知名评论员与政论节目常客,他曾任新北市议员,2024年首度投入立委选举,对手民进党罗致政于选前爆发私生活争议,叶元之以2个百分点险胜。近期他遭前员工家属指控霸凌,叶元之否认,表示自己“绝非惯老板”。叶元之在其答辩书中提到成功为多所国小争取整修经费,监督泰板轻轨、捷运土城树林线工程进度。

71岁的林德福是新北市政坛资深人物,历任永和市长、国民党副秘书长、党团总召等要职,自2002年起以过半以上得票率连任五届立委,长期主导该选区。林德福强调积极争取捷运万大线延伸改善交通,但也有声音批评其任内工程推动迟缓、地方发展未见明显进展。他此次罢免选举未出席电视说明会。

桃园市共6席

桃园市反对大罢免阵营的集会

桃园市政治版图传统为蓝大于绿,少数选区曾被绿翻盘,但2024年大选绿地变蓝天,全数席次由国民党籍委员掌握。

35岁的牛煦庭曾因不满国民党桃园市党部背离年轻化目标,退党以无党籍身份当选桃园市议员,并连任成功。2024年他重返国民党,顺利进入立法院。他主张推动青年租屋补贴、改善桃园高铁周边交通。罢免团体批评牛煦庭言行风格,他曾在脸书发文称罢团是“垃圾”引发争议,牛煦庭则回应指公共议题的讨论应建立在真实上,并称罢团锁定国民党年轻立委,是试图影响该党世代交替,再来强调国民党老化的形象。

54岁的涂权吉为两届市议员,2024年首度迎战立委选举便胜选。他主打农业政策与地方建设,曾提案推动观音、新屋海岸生态复育计画,并争取强化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建置。罢免团体认为其问政表现仍待观察,投票多依附党团,不足以彰显民意代表的独立性。

61岁的鲁明哲最早为新党成员,后代表亲民党担任桃园县议员,后加入国民党,曾任桃园县中坜市市长、桃园市议员。他关注长照政策、地方交通与校园安全。罢免团体指出其对多项争议性法案未明确说明立场,且提案删减文化币预算,打击青年艺文资源。文化币是台湾政府发给年轻人的补助金,可用来购买电影票、演唱会门票、展览等文化相关商品与活动,此举被认为是打击青年艺文资源。

55岁的万美玲为桃园资深民意代表,2018年连任议员时夺得选区最高票,2020年击败寻求连任的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郑宝清;2024年击败民进党籍桃园市前议员范纲祥,以全市史上最高票连任立委。她主张加强妇幼保护法制、扩大公托资源,并多次质询教育部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人力配置。她曾就读的广州暨南大学,今年因隶属统战部遭台湾教育部中止交流并不采认学历。罢免团体则指出,她长期透过里长、家长会控制地方意见,无法包容多元意见。

64岁的吕玉玲,其丈夫曾任桃园县平镇市市长,因涉入房地产恐吓纠纷退出立委选举,吕代夫参选并多次连任。2024年她在民进党刘仁照与民众党赖香伶瓜分票源的情况下,续任第四届立委,主打地方服务与教育资源分配。罢免团体认为其政治路线由家族延续,但却未积极争取地方建设,在中央重大法案讨论中党意大于民意。

37岁的邱若华是桃园市议会议长邱奕胜姪女,为国会新秀,主打年轻世代与产业发展议题。罢免团体指出,邱若华过于依赖党意,未就多项争议法案公开说明表态。

台中市共3席

图为台北市支持大罢免阵营的集会

台中市本届立委罢免案涵盖三席,皆为首次担任立委的国民党新生代。

35岁的廖伟翔为台中资深民代黄馨慧之子。廖曾在立法院提案《职业安全卫生法》修正,并针对工安事件要求强化地方稽查能量,主张补助在地商圈设施安全升级。今年台中新光三越发生气爆事故,廖因立即到场开直播挨批作秀。廖伟翔在电视说明会回应指,气爆当天没有妨碍救灾,也有协助疏导交通,并表示过去一年半通过多项福国利民法案如普发现金一万元,为地方争取经费,又强调若有人要消灭中华民国,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台独他都反对。

37岁的黄健豪为台中第5选区立委,过去曾任两届市议员,长期关注乌日、大里交通与通学安全议题。进入立院后提案修正《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强化大型车违规罚则与行人路权。罢免团体指出,他在立法院支持提高罢免门槛等多项争议法案,与部分选民期待相悖。在电视说明会上,罢团不满国民党缩短陆配入籍年限,黄健豪说他对有关陆配法案没表达过任何意见,却成为罢免理由之一,对他不公平。

35岁罗廷玮则为绿转蓝,太阳花学运期间他曾在自家牛肉面店发起“支持反服贸、牛肉面半价”活动,因而登上媒体版面,后改披蓝营战袍抢下立院一席。其主张政绩为减轻早产儿家庭花费、改善地方教育等。罢免团体认为他政治立场转变剧烈、缺乏一致性,进入国会后多参与政治攻防,未见具体改善选区重大民生问题。罗廷玮在电视说明会表示,他就任以来不断揭弊,指民进党立委才是制造国会暴力的人,他并强调自己是“中华民国派”、支持“抗共保台”。

其他县市共5席

63岁的傅崐萁是这次大罢免的焦点之一。他是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曾因内线交易案遭判刑入狱,出狱后旋即重回政坛,与妻子、花莲县长徐榛蔚长年主导花莲地方政治。

傅崐萁曾分别代表亲民党与国民党担任三届立法委员,并连任两届花莲县长,服刑出狱后再度当选立委重返国会。其妻徐榛蔚于2014年曾与傅崐萁一同投入县长选举,当时外界视其参选为傅的“备案”,虽未当选,但她隔年以国民党不分区立委进入国会,并于傅崐萁服刑期间接棒参选花莲县长,至今已连任两届。

2024年他再度以高票当选立委,同年率领16名蓝营立委赴北京会见国台办主任宋涛,引发争议。傅崐萁为此次罢免案焦点,出身蓝营的花莲县议会议长张峻亦挺身而出支持罢傅,外界关注这场投票是否动摇他多年在花莲的派系版图。

48岁的林沛祥出身基隆政治世家,父亲林水木曾任基隆市长、台湾省议员,母亲徐少萍曾六连任立委。2024年他成功让国民党相隔八年后,夺回基隆立委席次。其主张基隆港转型、提升基隆大型交通建设。但公民团体主张他对地方交通安全消极回应,且家族财产申报不够透明——这一向是台湾选民检视候选人是否廉洁的依据。

56岁的郑正钤为五届新竹市议员,2024年立法委员选举该选区呈现四脚督格局,最后由郑正钤出线。他推动《新竹科学园区发展条例》修法,协调中央资源投入新竹交通、教育等。他日前因涉嫌接受中资选举、泄漏政府资讯等,遭列为他字案被告。

55岁的丁学忠在2024年翻转绿营票仓,击败民进党前立委苏治芬。他主张农业振兴,呼吁中央提升农业灾损补偿。罢免团体认为他配合党团通过争议法案,不够积极回应选民,民进党立委批评他在国会砍农业部预算、伤害云林县。丁学忠回应指,上任一年为地方争取超过新台币56亿元经费,从防洪、交通、医疗、农业到青年福利都有具体成果。

46岁的黄建宾是台东立委,2024年立委选举,因民进党提名赖坤成、前立委刘櫂豪脱党参选,形成三强鼎立局面,黄建宾在蓝营全力辅选及地方派系整合下,为国民党夺回失去14年的台东立委席次。他的政绩主张提升偏乡医疗资源,但部分选民批评其配合党团削减卫福部预算,与政见背道而驰。黄建宾则承诺,如果挺过大罢免,会继续协助在地农民解决问题外销出路等问题。

新竹市长高虹安

41岁的高虹安为新竹市首位女性市长及最年轻市长,她2020年经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推荐,列入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名单并当选,2022年当选新竹市长。

2023年她因涉贪污诈领助理费遭起诉,2024年一审判刑七年四个月,褫夺公权四年,内政部依法停止其市长职务,由副市长邱臣远代理,高虹安也在判决公布后退出民众党。

在电视说明会上,罢团指责高虹安贪污、男友干政、接受不当招待等,高虹安指此前已多次澄清、反对抹黑,她强调上任后市政屡获得国内外大奖肯定,整体预算执行率超过90%,政绩包括扩大敬老卡使用范围、加码生育津贴、提供冻卵补助、开通从市区到园区、高铁站的市区公车营运路线等。

若罢免通过,市长职务将由行政院指派代理至任期届满,未通过则任期内不得再提罢免。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