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赖清德提出国安法制措施后,有部分评论指控这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府对这一说法做出反驳,并称上述措施是针对渗透的自我防卫。
民进党星期四(5月1日)发布新闻稿称,为因应中国大陆对台日益升高的复合式渗透与统战威胁,国际事务部举办“坚韧之岛座谈:永续民主对话”,以“捍卫民主、守护台湾:建立社会韧性以应对渗透与国安威胁”为题,邀请台湾府发言人李问、黑熊学院理事长刘文、世新大学传播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玉皙与谈。
刘玉皙说,中国大陆长期透过宫庙体系及两岸交流名义,渗透台湾民间组织,并借由建立人际网络散布错假信息,进行资讯操控与舆论诱导,试图影响台湾选举结果。
她建议,应从基层社区着手,推动公民教育与社群凝聚,强化全民对统战手法的识别力与抵抗力;深化与国际民主伙伴的合作,共建防卫韧性,设立揭露与反制统战行为的即时应变机制;公民社会积极参与也是遏止渗透的关键。
刘文则认为,尽管中国大陆持续发动弱化台军的认知作战,但随着台湾政府推动多项国防改革,民众对台军的信任与支持已逐年上升。她还说,建构全民防卫韧性刻不容缓,并呼吁各界积极了解共同投入。
李问指出,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不仅台湾,印太与欧洲的民主国家也面临相似的国安挑战,因此深化国际对话与合作至关重要。
他说,台湾长期面临复合式、多层次的国安威胁与风险,不仅限于传统军事威胁,更扩及到法律战、经济胁迫、海上骚扰、海底缆线等基处设施破坏、资安攻击、错假信息、间谍渗透、统战措施等,形成广泛的光谱。
李问提到,赖清德提出国安法制措施后,部分评论错误指控这些政策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这完全不是事实”。他说,针对渗透的自我防卫,并不是挑衅,如同房子为了防范窃贼入侵,因而安装警铃系统,不能说警铃系统挑衅窃贼。
对于近来间谍案引起的国安疑虑,李问说,台湾必须严正检视现行制度须加强之处,也必须谨记任何政党或组织都可能成为渗透目标;面对日益复杂且广泛的国安风险,推动更完善的国安法制,正视挑战迫切性,才能有效守护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