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世界各国在应对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方面缺乏监管和伦理基础,并呼吁民间社会团体向各自国家“敲响警钟”。
路透社报道,格奥尔基耶娃星期一(10月13日)在IMF和世界银行年度会议开幕致辞时说,由AI引发的快速技术革命主要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其中美国占了最大份额。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在此领域也具备一定能力,但发展中国家远远落后,难以充分发觉这场技术革命的潜力。
当天,格奥尔基耶娃在与民间社会团体交流时说,IMF“非常担心”发达经济体与低收入国家在AI准备方面的差距正在扩大,这使得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难以迎头赶上。
格奥尔基耶娃此前曾警告,金融市场估值正基于对AI的期望而朝着25年前互联网乐观时期的水平迈进,但市场情绪的突然转变可能拖累全球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日子更艰难。
IMF敦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关注成功的首要先决条件,就是扩大数码基础设施和技能。
格奥尔基耶娃提到,IMF开发了一个AI准备指数,从基础设施、劳动力与技能、创新、监管与伦理四方面评估各国对AI的准备情况。
格奥尔基耶娃说:“世界最欠缺的是AI监管和伦理。我们未来的AI监管伦理基础仍有待建立。”她敦促民间社会团体在各自国家敲响警钟,因为原地踏步就意味着落后。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