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公布联邦检察官对一名具有英国和柬埔寨双重国籍的犯罪嫌疑人陈志(Chen Zhi)的起诉书,指控柬埔寨太子控股集团(Prince Holdings Group)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掌控着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在全球实施电信诈骗、人口贩卖与强迫劳动、洗钱和盗窃资产等多项犯罪行为。
同时,美国政府扣押与嫌疑人相关的价值约150亿美元(约194亿新元)的比特币资产;英国政府也查扣嫌疑人在英国的大量资产。
这次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极大关注,诸多官媒平台纷纷报道。东南亚电诈犯罪一直是中国和东南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此前,中国政府已多次与东南亚国家联合行动,共同打击电诈集团。本次使得盘踞柬埔寨多年的太子集团遭受重挫,并迫使陈志潜逃的打击力量,来自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着实让很多中国民众感到意外和疑惑。
美国为什么会在此刻出手打击柬埔寨电诈集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政治博弈?
从执法手段上来分析,美国具有诸多先天优势。美国不仅掌控着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和美元结算体系,在打击全球经济犯罪的机制方面也较为健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反海外腐败法案与反洗钱法案等机制,共同组成长臂管辖的打击网络。这种先天优势使得实施犯罪的企业或个人,只要在美元体系中运作,美国就能通过金融制裁、限制交易、冻结资产等方式实现实质性打击。
但比起执法手段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在本次事件背后的政治考量,尤其是中美在该地区的政治博弈。
柬埔寨一直是中国在亚细安的重要伙伴,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柬埔寨始终与中国保持高度一致;在经济、军事等方面也显著依赖中国,向中国一边倒的国际关系策略尤为明显。2023年,前首相洪森之子洪马内出任柬埔寨首相,尽管诸多迹象表明,新政府似乎在努力寻求某种程度的外交平衡,频频向美国及西方国家释放善意,包括今年8月洪马内政府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和平奖候选人,但柬埔寨并不具备倒向西方的可能和意愿。
尽管早在2024年7月,洪马内政府即向美国国会递交信函,承诺加强打击人口贩运与诈骗园区,以积极响应美国对问题的关注和批评,但一年多过去,只听风声不见雨下,美国的耐心显然有限。必须强调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太子集团是与柬埔寨政府及诸多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庞大企业,实控人陈志更是首相洪马内的私人顾问。
太子集团的各项业务,不仅得到柬埔寨政府的庇护,更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柬埔寨政府及官员的重要钱袋子。这恰恰是中国民众所疑惑的重要原因——为何出手解决太子集团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美国在处理与柬埔寨双边关系方面的政治包袱远比中国来得轻。一方面,中国出手打击柬埔寨的钱袋子,多少会影响中柬关系。前不久泰国打击边境电诈和人口贩卖犯罪,就与后来的泰柬军事冲突及领导人反目有所关联;另一方面,太子集团经营的合法生意,比如房地产、旅游等,也是中柬两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经济合作成果,中国官员访柬,几乎都会考察调研太子集团的运营项目。因此,中国从政治上不具备打击太子集团的有利条件,被迫听之任之。
相比于中国的顾虑,柬埔寨在美国的政治棋盘上,可以用无足轻重来形容。本月26日,特朗普将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细安峰会。在峰会前,美国政府重拳打击危害甚重的柬埔寨电诈集团,不仅可以让美国在亚细安国家赢得声誉,更是挑战中国在亚细安地区影响力的一个现实举措。
作者是福建律师事务所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