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房主任和张赞英

一个用幽默化解苦难,给女性带去希望和力量;一个用真诚打破传统束缚,为同样受困的女性松绑。

房主任,一个从大陆政府革命老区山东沂蒙走出来的乡村妇女,在这个夏天凭借脱口秀的舞台,为自己点燃一场关于婚姻和自由的革命。

今年50岁的房主任原名樊春丽,因自称是村里的“信息中心主任”而得名房主任。房主任把自己在一段长达30年的包办婚姻中,经历的家暴、折磨和压迫,用戏谑、打趣的方式摊开到观众面前,深刻演绎何谓“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在脱口秀段子中,房主任的老公是身高不足1米6的“短腿柯基”,身材矮小好逸恶劳,但并不妨碍他对妻子拳打脚踢。

段子外,那些放上台面的苦难,不及真实生活的十分之一。

房主任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说,过去30年她不仅承包所有家务农活,还照顾瘫痪的公公,抚养两个女儿。她对丈夫唯一要求是,停止精神折磨,甚至为此跪地相求,也仍然没有换回喘息的缝隙。

陷入绝境下,房主任净身出户,用说脱口秀的天赋和努力,为这场革命积攒到本钱。

张赞英,是女性故事中另一端的房主任。她是老一辈高知女性,但在许知远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播出前,大家可能只知道他的丈夫——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中国知名植物科学家曾孝濂。

《十三邀》当期主题也是奔着曾孝濂而去,张赞英是作为名人妻子顺带被访。结果,耄耋之年的张赞英在谈到婚姻时掩面痛哭,一句“我好委屈啊”,撕开一个名人家庭的完美画像,洒落一地鸡毛。

张赞英和房主任不同。她有学识、起点高,经济条件属中上层,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话语权并非绝对弱势,婚姻也不算包办。

但在全力支持曾孝濂追求艺术极致的过程中,张赞英所承担的一切琐碎,却轻易地被人忽视。

这种不被看见的委屈,让张赞英到了晚年时分,发出“如果有来生,我要走自己的路”的感叹。

按照传统东方社会对“贤内助”的普遍期待,张赞英更可能出现在一种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的美好叙事中,也可能被塑造成辅佐丈夫功成名就、不计回报的伟大女性人设。

但她却选择揭开自己的疮疤,在镜头面前毫不讳言对婚姻的不满和未实现自我的遗憾。

有熟悉曾孝濂和张赞英的人透露,老两口的关系并不是网民观影后想象的那般无可救药,他们有不少磕绊,但仍是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但在相濡以沫之外,张赞英拒绝再被社会期待绑架,更拒绝将自己的付出和牺牲诗意浪漫化。这种拒绝,对她这一辈女性来说,也是一种革命。

在中国农村,像房主任这样长期困在父权体系、没有任何资源可撬动命运的女性,还有无数个。房主任靠着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以及快速消解痛苦的豁达,走出革命的第一步,赋予自己新的生命。

另一头的张赞英,则用不迎合的方式,完成属于她的革命。

她们一个从农村走入城市,一个从名人丈夫背后走向前台。一个用幽默化解苦难,给女性带去希望和力量;一个用真诚打破传统束缚,为同样受困的女性松绑。更重要的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重塑着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衡量。

(作者是《联合早报》财经新闻高级记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