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办公室改订中国大陆品牌饮用水,爆出造假风波。香港物流服务署署长陈嘉信在专责小组会议后说,获得合约的公司提呈的招标书存在造假成分,该署未能及时察觉,凸显招标审批程序的不足,他代表署方致歉。
据香港政府公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星期四(8月21日)召开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首次会议,以跨政策局、跨部门形式,从政府采购饮用水的事件出发,审视现有的政府采购机制和程序,做好把关工作,堵塞漏洞。
专责小组由许正宇担任主席,成员包括财库局常任秘书长(库务)黎志华、陈嘉信,以及公务员事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和律政司的代表。
会议从制度、系统性和执行三个层面初步识别了一些有疏漏或不足的事项,并就如何改善讨论了不同的建议方案。专责小组也订下三个月后就初步建议提交检讨报告。
综合香港《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等报道,陈嘉信在会后对记者说,这次事件凸显现行采购机制未能有足够能力完全堵塞存心诈骗的投标者获取政府合约。据官方初步理解,疑似涉及诈骗获取这次饮用水合约的公司,可能从不正当手段获取部分真实文件,也透过可伪造文件满足投标要求,让署方在审查文件时未能及时觉察到造假成分,显示招标审批程序存在不足。
陈嘉信称,这次事件令社会关注政府采购工作,也让公务员对食水安全有疑虑,他就此代表物流署向公众致歉。
陈嘉信在问答环节说,这次事件的主体责任应由物流署承担,但在被追问他本人要如何为事件负责时,陈嘉信则未予回应。
许正宇会后表示,明白外界关注是否有人要为事件负责,审计署已展开审查,如果发现有人为因素,的确是由疏忽引致,政府必定会按照公务员纪律机制或工作表现管理机制严肃处理。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