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阴影下 中国大陆及港企拟改道本地上市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战日益白热化,一些中国大陆和香港公司选择到东南亚发展业务,并计划到新加坡上市。

据路透社报道,至少五家来自中国大陆或香港的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内,在新加坡首次上市、两地上市或配售股票。

据了解,这些公司包括一家中国的能源公司、医疗保健集团和一家来自上海的生物科技集团。其中一些公司可能通过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一上市,集资大约1亿美元。

新交所向来不是这些公司在海外挂牌的首选交易所。由于得到北京的支持,也有许多机构和零售投资者更加熟悉它们的品牌,这些公司通常倾向在香港上市。

分析:美监管严审持续 加剧中企上市压力

据了解,中国银河国际证券(CGS International)正与至少两家中国公司合作,争取最早今年在新交所上市。

集团投资银行部主管常务总监苏君钦回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过去几年美国的保护主义日渐抬头,中国企业已考虑拓展到东南亚。

“我认为,目前的关税和贸易战和过去不同,它已经颠覆了国际次序。这一次,各个地方的政府和企业都认为,有必要认真重新审视它们的拓展和在岸生产(on-shoring)策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中国大陆长时间面临消费不振、在地竞争更加激烈的挑战,都促使它们须向海外扩张。”

苏君钦没透露实际数据,只说公司今年来接到有关新交所上市询问,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以及新交所监管公司(SGX RegCo)近期建议从多方面改变,营造更有利于企业上市的条件,并向市场公开征询意见。这包括简化对发售新股上市的招股书要求、扩大首次公开售股(IPO)的投资者沟通渠道,及修改主板上市标准。

专家:看好本地市场前景 期待上市活动回暖

普华永道新加坡资本市场合伙人薛家全认为,这些建议有助改善本地上市市场。而且,美国收紧监管条件,对中国企业的上市审查依旧很严格,这对新加坡有利。

薛家全透露,普华永道新加坡也接到不少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的询问,涵盖消费、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领域。部分询问的企业也希望了解在新加坡第二上市的情况。

薛家全说:“当前贸易紧张局势,虽不那么有利于上市集资,但我对新加坡监管机构的措施有信心。一旦贸易紧张局势得到缓解,新加坡上市活动也会复苏。”

今年来新加坡股市只有一家公司新上市。车商鼎盛控股(Vin’s Holdings)集资600万元,4月在凯利板挂牌交易。

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觅瑞(MiRXES)赴港上市,预计星期五(5月23日)挂牌,每股发售价23.30港元,集资净收益预计8亿8050万港元。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