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供养人员2020年已达6846万人

(北京综合讯)中国学者最新估算显示,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在2020年已达约6846万人。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上星期五(10月17日)引述上海复旦大学学者的研究,指近年来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总体规模呈上升态势,但增速已趋于平缓。这篇文章目前在多个平台已不可见。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张军、马欣榕和刘志阔今年7月在《经济学(季刊)》发表文章,对2004年至2020年间中国财政供养人员总体规模进行基础测算和分析。

报道引述文章作者之一刘志阔说,财政供养人员中,占主要比重的是在职编制内人员。从最新估算数据看,这类人员稳中有降。

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以来,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增长主要源于离退休人员和编外人员数量上升,到2020年已增至近四成。2013年以后,编制外人员呈一定增长势头,尽管总体规模不大,但到2018年已较2004年增长一倍。

刘志阔指出,财政供养率在中国呈“西高东低”特征,人口流出地区供养率相对偏高,人口流入的东部地区财政供养负担反而较轻。这使不同地区间财政供养人员出现富余和紧缺并存的不平衡现象。

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引发舆论关注。

刘志阔认为,财政供养人员的分配与考核应以人均指标为依据,不应简单采取“一刀切”的策略。他预计,在当前政策导向下,未来几年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不会出现快速增长。他也建议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考虑适当精简行政层级,并因地制宜地简化机构设置等。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