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遗孀:他为民族、国家、人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北京综合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逝世隔天,他的遗孀翁帆刊文缅怀,杨振宁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类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振宁命名的奖项。

杨振宁星期六(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9日出版的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均在重要版面刊发文章追忆这位照亮了现代物理学天空的科学家。

《光明日报》星期天(19日)刊发署名为杨振宁遗孀翁帆的缅怀文章,题为“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章写道:“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翁帆在文中感慨:“他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奋斗,有责任,有担当,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另外综合大公报和澎湃新闻报道,丘成桐在缅怀杨振宁时回忆,1972年他和他的老师陈省身一起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拜访杨振宁,此后几十年来两人交往很多。

杨振宁与丘成桐既曾因科学理念不同而有过公开争论,也有着长期深厚的学术友谊与相互敬重。丘成桐说:“陈省身先生、杨振宁先生以及丁肇中先生,都是世界科学舞台上青史留名的中国学者。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先生命名的奖项,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办的顶级学术盛会,于2023年由丘成桐提出,目的是加快构建世界顶级科学家交流平台,促进基础科学领域的开放合作,探讨基础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