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长期逆差 李强:必须把服贸发展摆在更重要位置

面对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对美国的长期逆差,中国总理李强说,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星期二(8月26日)以“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进行第十五次专题学习。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扎实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贸易强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在专题学习会上,作讲解的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他2022年12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国务委员王小洪、谌贻琴作交流发言。

李强在听取讲解和交流发言后指出,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是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中国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不少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李强强调,要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加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进一步压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要努力为服务进口营造良好环境,便利专业化人才跨境往来,优化跨境资金管理,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

他也说,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服务领域许可、资质和技术标准,破除各类隐性壁垒。要以服务进口带动本土服务业发展,支持我国服务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能力。

李强指出,要依托中国比较优势,着力提升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服务出口做大做强。要扩大优势制造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出口,引导优质制造企业逐步从产品制造商发展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把服务出口、货物出口更好结合起来,提升综合附加值。

他表示,要积极推进新兴领域服务出口,依托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方面创新优势,扩大科研、咨询、电商等服务出口,加快培育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要深入挖掘特色领域服务出口潜力,推动相关领域服务向专业化、国际化迈进,面向海外需求打造一批优质品牌、精品力作。要进一步放大免签政策效应,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华旅行消费,带动更多优质服务出海。

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1万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万1989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7月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尽管去年破了1万亿美元,但我们长期逆差,美国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来源。”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知识产权许可、法律和咨询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达470亿美元,其中旅游业占比最大,达43%。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