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来源,China Gold Group Inner Mongolia Mining Co. Ltd Official WeChat
7月23日上午,6名中国东北大学学生在参访中国黄金内蒙古矿场时坠入浮选槽致死。内蒙古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将提级调查事故。涉事企业3名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多家中国媒体报导称,23日上午,作为矿物加工工程学系人才培养课纲重要环节,东北大学的51名学生和4名教师前往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进行浮选生产实习。期间,由于格栅板脱落,6名学生坠入辅选槽身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官媒《中青报》在24日公布一份最新事故调查情况通报,结果显示,调查组初步查明的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制格栅板一侧的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事发当日在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个1.2米宽、3米长的格栅板翻转脱落。
此外,事故调查组初步检验发现,涉事中金工厂事发平台没有日常承载标识,没有限定同时站立承载的最大人数,学校与企业之间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没有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
另据中国官媒现场采访还原事发经过称,当天上午10点20分,几位学生坠入机器,10点58分,公司的应急小队才姗姗来迟抵达现场,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中金黄金在24日夜发布公告,表示“各项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此外,涉事工厂已经停产。
事发工厂是中金集团下属选矿厂,母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属于中国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行政级别很高。
此前,内蒙古矿业由于经营不善,2019年即被政府要求重组脱困,次年被中金黄金收购,后者自此持有内蒙古矿业90%股权。由于铜价上涨,2021年到2023年间,内蒙古矿业每年净利润都增长超过50%,2023年,其净利润达22.86亿,成为中金黄金在黄金产业之外的新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显示,2021年,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对涉事工厂中金内蒙古矿业实施检查,发现隐患27条。

图像来源,China Gold Group official website
事故如何发生?
浮选是矿场在采矿之后、冶炼之前的环节,通过不同矿物粒的不同物理性质进行分选,让矿物粒附着在泡沫上浮起,以便筛选,这样就能得到铜精矿、钼精矿。
也就是说,浮选槽不仅要做得极深,以事发工厂为例,浮选机槽体深度达6.4米。此外,槽内还含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由于底部搅拌机转速较高,人一旦坠入,很难独自脱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多家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就在今年2月25日,中金公司内蒙古矿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文章提到,浮选车间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地面格栅板更换等项目,以“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该文还表示,2024年,浮选车间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目前,这条贴文已经被删除。
多名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格栅板在工程作业中被大量取用,其独特结构使其难以受到腐蚀,材质上难以出问题,承载力可靠。板独自难以出风险,安全风险一般存在于安装和现场的管理。
多家中国媒体走访多个工厂后报导指出,格栅板和浮选车间本该是工厂流水线中最安全的部分。
东北大学是中国一所重点高校,是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它的前身是沈阳黄金学院,被称为中国有色金属系统的“黄埔军校”。
中金黄金和东北大学长期有多个项目合作关系,2021年,东北大学给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赠牌,称其为“优秀实践教学基地”,中金黄金董事长周洲是东北大学校友,中国媒体报导称,事发当天,周洲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内转发“沈痛哀悼”,配图是黑色蜡烛,此外,东北大学校友群聊内有人@周洲说:“学长,孩子们是去看咱们集团的矿啊。”
民众疑虑
事发后,中国社交媒体上大量民众表达惋惜,并质疑:为何企业没有注明格栅板承重?为何没有定期检修?为何急救小队到场援救耗时如此长?为何如此痛苦的死法,媒体仅用一句“溺亡”就“轻轻带过”?
一位遇难者家属对《三联生活周刊》表示,他们在23日晚7点收到东北大学辅导员电话,对方表示他们的孩子“出事了”, 但并不明说是什么事故。遇难者家属尝试给小孩打电话,但手机关机,“完全失联了”。
接到辅导员电话三个小时后,遇难者家属通过新闻通报得知小孩掉进浮选槽致死。
中国媒体报道,遇害的6名学生大多来自小镇、山区,家庭条件并不算好,有的甚至在存活线上挣扎。这些小孩是这些困难家庭唯一的出路和希望,如今由于生产安全事故,数个家庭因此破碎。
在社交媒体上,民众还关注到2023年同在7月23日发生的齐齐哈尔中学体育馆坍塌事故,11名中学生死亡,7人受伤
在每一条事故相关新闻评论区,网民在质疑:企业工厂的安全排查为何无法落实?为何需要人命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