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标加强食安

(北京综合讯)中国发布首个加强学校配餐管理的国家标准,涵盖食品原料到配送等流程,包括须设食安总监和检验人员、留样原料检测报告等要求。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星期一(7月21日)在网站通告,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企业。

据央视网报道,《指南》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界面新闻引述市场监管总局指出,《指南》不适用于校园自建食堂、学校食堂分包商或承包商。

《指南》规定,企业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安管理与检验的人员,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集中定点采购米、面、油等原料并保留每个批次的检验检测报告;各食品品种留样至少48小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关键食品加工过程等。

公开资料显示,这份指南在2023年8月获批立项,10月开始起草。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目前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已超过46万所,有超过2.37亿名学生,校园配餐产业已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

校园食品安全本月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事缘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发生铅中毒事件,247名幼儿因食用彩绘颜料测出血铅异常。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星期天(7月20日)通报,已逮捕六嫌犯,并对17人立案审查调查,包括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王文军和主任孙建云。另有10人被立案问责。

在官方通报之前,甘肃省疾控中心网站就显示党委书记和主任都已换人,由张廷生改任党委书记、主任,并任省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军和孙建云的简历则已从网站撤下。

甘肃省卫健委也在星期天于官网公布,涉嫌篡改血铅检验结果的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由甘肃省人民医院接手运营管理,并已重新购置国内最新的血铅检验设备。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