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香(38岁)赌上全部身家,还借了网贷,投进“太白APP”,结果一周前全部化为泡影。
自今年3月起,李青香先后向“太白APP”投入总计37万元。直到平台4月30日突然关闭、投资群迅速解散,她才惊觉自己被骗了。
李青香在中国宁夏经营一家小型理疗店,丈夫是建筑工人,育有两个女儿。她告诉《联合早报》,如果被骗的钱追不回来,夫妻俩只好卖房还债。
这起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的金融诈骗案波及中国多地,被骗总金额预计高达5亿元。多名受访受害者透露,他们坠入骗局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相信了太白投资的新加坡背景。
“太白投资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注册,是淡马锡旗下的全资投资子公司,2023年8月还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
然而,本案受害者投资的“太白”并非新加坡的正牌公司,而是被不法分子冒用和虚构的“假太白”。此太白非彼太白——这是本起诈骗案中的核心骗术之一。
而在投资者接触到太白之前,首先登场的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组织——“京商会”。
公开信息显示,京商会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新时代互联网金融团队”“致力于钻研金融资本市场前中期风口项目以及商务服务”。京商会给会员的一份内部文件声称,商会在全中国都设有分支机构,管理上百个群组、会员几万人。
然而,《联合早报》采访的所有受害者都未曾与京商会组织者见过面。56岁的辽宁人陈强是最早参与”太白”项目的一批会员,但即便作为早期投资者,她提出的见面请求也遭到拒绝。
陈强受访时说,她对投资“十分小心”,在网上查到太白和京商会信息齐全,“许可、代码什么都有”,才最终决定投资,总计投入125万元,其中25万为贷款。
时至今日,在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京商会”和“太白投资”,两方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与照片,仍出现在搜索结果前三位。但是,这些消息和报道都来源于并不存在“经济观察时报”。
经本报查证,显示双方协议合作的照片也是被做过手脚的。造假的照片中,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出席“见证”京商会和太白投资在去年8月的“中新经济合作会议”上签署谅解备忘录,但她实际出席的是去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中新经济合作论坛。
诈骗分子还炮制多位明星为“太白投资”站台的拜年视频。 尽管视频画质粗糙,配音生硬,但凭借孙燕姿、林俊杰等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艺人“出镜”,仍成功让部分投资者对“假太白”深信不疑。
在本报采访的受害者中,有一部分至今仍相信他们投资的太白是合法机构,所有操作都“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