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生超时学习情况严重,多地今年曾开始执行高中双休政策,不过有中国媒体称,已有多所学校从4月起改回原来的管理模式,不再双休。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多地今年发布通知强调执行高中双休政策后,各地学校双休形式多样,有的按留校与否分为每周离校双休,或单周校内双休、双周离校双休;也有按年级区分为高三单休、高一高二双休。双休期间,一些学校还会开放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场所,供学生自习。
不过报道称,4月以来,已有多所学校改回原来的管理模式,不再双休。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所市属公办学校的高二教师说,其所在学校从3月中旬开始,实行过一个月的每周双休,现已恢复两周一休。
在社交媒体上,河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学生或教师发文,反映其所在学校的周末双休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湖南郴州一所学校的校长透露,部分学校双休遇阻,主要是因为校长的政绩与高考升学率挂钩,部分校领导担心双休后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此外,如果同地区内各校的周末休息步调不一致,也容易引发新的“内卷”,陷入“你补一天课我补两天,你补两天我就补三天”的恶性循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专委会秘书长陈志文曾分析指出,高中双休难以落实,主要源于家长群体的过度教育诉求、高强度的应试训练能带来一定效果,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绩驱动。
另据中央广播电台报道,旅居海外的中国异议网红“李老师不是你老师”,今年2月发起“611Study.ICU”(早6点上学,晚11点放学,生病进加护病房)计划,呼吁中国学生举报各校超时学习和提前开学的情况。短短两周内有约有2500所中小学被举报,其中2082所是高中学校,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省市。
中国教育部随后在今年3月通报了一批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典型案例,指出中小学在校时间过长、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具有极大安全稳定风险”。
教育部当时发文说,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常态化和持续性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