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2025】观察家:选民认同行动党需强有力委托 应对严峻外部环境

人民行动党在本届全国大选中表现亮眼,不仅守住原有选区,且得票率较2020年提高四个百分点。政治观察家认为,这一成绩表明,在当前严峻且充满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执政党反复强调需要强有力的委托来引领国家前行的呼吁,获得选民的广泛认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蓝平儿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尽管消费税的上调、英康保险收购案等课题在竞选期间引发关注,但结果证明,在选民眼中,这些课题相较于关税战并不那么重要。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也认为,行动党成功向选民传达了保持稳定和延续的重要。“选民看到,支撑新加坡繁荣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剧变……因此,选民在某种程度上拒绝了反对党的观点,即就算失去几个部长,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生活费课题也并未如预期那样对选情产生重大影响。对此,陈庆文说,尽管选民会表达不满,但他们理解政策的出发点。同时,政府推出非常慷慨的援助配套,让选民相信会有安全网为他们提供保障。

行动党前议员张有福也认为,大多数选民明白,许多国家都受生活费上涨影响。这不是行动党造成的,也不是新加坡独有的现象。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社会凝聚力研究主任梁振雄博则很欣慰看到新加坡选举中,没有出现像美国和欧洲那样的选民消极投票现象。“在那些地方,选民因愤怒和失望,往往投票给那些承诺满足他们需求的候选人。”

黄循财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新领导团队

本届大选,行动党在几个被视为热区的选区保卫成功,包括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领军的榜鹅集选区。观察家认为,这显示把重量级部长空降到集选区的策略依然奏效。

行动党前议员殷吉星说,行动党把赌注压在选民不会希望失去的这位关键内阁成员,尤其是考虑到他在大选前不久才受委领导经济韧性小组。“通常情况下,政府应该等到新内阁组建后,再任命工作小组的主席。因此,我认为这项任命也是一种选举战略,并且奏效了。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竞选期间,形容颜金勇为新加坡的“Taskforce Man(攻坚队长)”。

与此同时,黄循财首次以行动党秘书长身份领军,使本届大选被视为对他领导力的“试金石”。如今,他带领团队取得压倒性胜利,观察家认为,这不仅证明了他的领导力,也显示大多数新加坡人能接受这位新总理。

蓝平儿说,这份强有力的委托为黄循财建立新领导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第五代领导班子将从这个团队中产生。“我认为,黄循财将能更自信地履行总理职务,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来推行政策改革。”

行动党本届大选引进的新面孔中,有好几人已被点名具潜力成为政务官,包括人力部和贸工部前第二常任秘书萧振祥、前陆军总长梁振伟、护联中心前总裁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前官委议员赛义德哈伦医生(Syed Harun Alhabsyi)、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前司长吴函燕,以及骨外科医生贺明(Hamid Razak)。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