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表态正评估是否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之际,有消息指北京正就芬太尼议题与华盛顿接触,试图缓解中美紧张关系,为贸易谈判铺路。
受访学者指出,在当前的政治僵局下,直接讨论关税问题容易触碰敏感神经,而以打击芬太尼走私作为合作起点,既回应美方关切,又能避免中国在经贸议题上被视为让步。
美国《华尔街日报》星期五(5月2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公安部部长王小洪近日持续探询特朗普团队,希望了解美方希望中国在芬太尼前体化学品问题上采取哪些措施。
王小洪也是中国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正考虑派遣王小洪赴美与特朗普政府高层会晤,或安排在第三国举行会面。不过有关讨论尚属初步阶段,且中方希望美方在贸易施压方面展现一定程度的缓和姿态。
芬太尼管制是中美近两年来少数合作领域之一。相关合作促成中美首脑多次互访,并就加强执法合作、打击非法芬太尼供应链展开对话。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2月和3月以芬太尼走私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北京表示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芬太尼类药品,批评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以怨报德。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宋文笛告诉《联合早报》,芬太尼议题虽然看似技术性,却可能成为中美低调恢复接触的突破口。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教授邓兆生受访时也认为,相较直接讨论关税问题,芬太尼议题敏感度较低,更容易达成合作。
他分析,北京若愿意在打击芬太尼走私方面展现合作,不仅有助于缓解美国的毒品危机,也能让特朗普在国内政治加分,为降低对华关税铺路。“从中国立场来看,这是一项聪明之举,不容易被解读为示弱。”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一星期后又突然宣布暂缓90天,让各国有时间与美国谈判,唯独对中国的关税不断加码;北京也持续提出相应反制。目前,中美已互征145%与125%的高额关税。
尽管特朗普自4月中下旬开始数度提及美中正在讨论关税协议,还暗示会显著调降对华关税,甚至还称接到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的电话,但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持续否认相关说法,并强调会对美国的关税战“奉陪到底”。
在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届满一个月之际,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五证实,美国高层多次表态愿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国传递信息,希望与中国谈起来。对此,中国正在进行评估。
宋文笛认为,中美能否展开关税谈判已成为“面子问题”,双方都释放愿意对话信号,但都在等待对方先伸出橄榄枝。若芬太尼接触仍难破局,他预计5月中旬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可能成为另一契机,双方可借公共卫生议题进行多边互动,为重建互信铺路。
另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已悄然对约131项美国产品实施关税豁免,涉及约400亿美元进口商品,占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总额的约24%。豁免清单包括医药品和工业化学品等,据称已在过去一周于企业间流传,虽然尚未正式发布,但至少已有六家在华企业根据清单完成免税进口。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4月第二周,中国官员就开始让外资企业列出对运营至关重要、难以替代的美国商品。然而,这个豁免清单并不固定,将根据中国需要持续调整,未来可能纳入更多商品,也可能在找到替代来源后剔除现有项目。
彭博社指出,此举呼应特朗普政府此前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豁免于对等关税的做法。北京豁免力度与华盛顿相当,显示其更倾向战略对等考量,而非单方面释放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