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梅:“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的意义

时间:2022-07-10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韩咏梅:“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的意义

从前说的夹心层,是传统烤面包中间那层咖椰和一点牛油,如今是“和牛汉堡”,他们同样期待政府继续扮演“我们”,而想要得到“更多”的,却不只是咖椰和牛油,而是牛肉。

两星期前的一个饭局上,朋友问我:“你看现在物价那么贵,成本那么高,政府会不会再给钱?”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6月中才刚刚宣布15亿元的配套,协助新加坡人应对通胀,这位过得还不错的商人朋友那么快就问政府会不会再发钱,这让我感到纳闷。追问下去发现,其实也不是当下的日子困难或者生意做不下去,只是觉得成本都在提高,赚钱有点难。

赚钱难,这种感受我理解,可是为什么觉得政府就应该给钱帮忙呢?最后还不是我们纳税人的钱?

朋友显然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反正现在政府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多”(We can do more),那应该还可以帮得更多。

饭局后我一直在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是谁?要“做得更多”的是什么?在报道政治领袖讲话的新闻时,“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几乎成为“罐头句式”,可是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深究下去,其实这触及了最近常常提到的“社会契约”。

以黄循财副总理带头的国家第四代领导团队,刚启动“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要和人民一起探讨如何更新和加强社会契约,我想其中一部分是要找出“还可以做得更多的”是什么?

“社会契约”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中,探讨个人与政府合法性之间关系的一种概念,这份无形的契约确定了政府和个人对于这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回顾历史,每一代总理接班都有意识地推动新社会契约的订立。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建国初期,确保生存是政府对人民最重要的承诺。当时的所谓社会契约,就是国家防卫、经济发展,人民有基本的教育、住房和医疗。那个时候社会大众基本上都不富裕,贫富差距问题较小,整个社会氛围强调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第二任总理吴作栋1990年底接任的时候,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力和人才的流动扩大收入差距,社会上已经出现发展不一致的现象,不能像之前一样强调每个人自力更生,弱势群体必须获得额外的帮助才能不掉队。政府在人们共同重视的教育、医疗和住屋方面投入更多,共同打造富同情心又有凝聚力的社会,使国家和社区更繁荣发展。

因此,政府在1991年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宗教信仰都能接受和认可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李显龙总理2004年领导班子之后,基本上延续了这五大价值观,但是过去18年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国内环境,包括老龄人口、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期望更高、家庭单位缩小未必能继续成为后盾,因此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回应社会的需要,第三代领袖塑造了一个更有爱心的社会、以整体政府的方式,为需要的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援助。

政府有义务为国家的生存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保障和必要援助,这方面过去三代领导团队都履行了社会契约要求,国家经济也繁荣发展,即使遇到逆风,也有灵活的空间调整桅杆上的风帆,寻找借风的角度继续航行。

过去的50多年,社会上能够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生活的25岁到65岁人口占大多数,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较小,当政治领袖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时,政府大概就能扛下“我们”的大部分责任。

下来的高龄化社会里,即使高比例的年长者有足够的积蓄照顾自己,那些需要社会加一把力才能过得从容的人数还是很多。单靠政府,能不能扛起“我们”的责任,这是个大问号。

即使还能自力更生的中生代,也因为处于夹心层倍感压力,就算他们都认同“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可是心目中的“我们”,仍然是“政府”。

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夹心层也觉得需要获得帮助以缓解压力。从前说的夹心层,是传统烤面包中间那层咖椰和一点牛油,如今是“和牛汉堡”,他们同样期待政府继续扮演“我们”,而想要得到“更多”的,却不只是咖椰和牛油,而是牛肉。

虽然有些担忧,但我相信大部分新加坡人是理性的。我们希望新加坡变成一个更有温情和包容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看成是那个可以做得更多的“我们”,包括在工作上的承担和对社会的付出,而不是高调召集聚会吃饭,最后等别人买单。

新加坡正处于代际交接的时刻,此刻世界局势风谲云诡,充满危机与变数,第四代领袖对外必须带领国家在更分化的国际环境里寻找发展契机,保障生计与安全;对内则要强化“我们”不只是政府的概念,还必须包括社会上每个有能力贡献的人,这样才有办法在各方面都做得更多。

(作者是《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