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 “先声”胡福明离世

时间:2023-01-0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新闻人间: “先声”胡福明离世

新闻人间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福明在1月2日逝世,享年87岁。他作为主要撰稿人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1976年,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去世,毛泽东的妻子江青等“四人帮”被捕入狱,中国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基本结束,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依旧占据主导地位。1977年2月,中共主流官媒《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种继续执行文革路线的政治宣誓引发深受文革迫害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不满。时任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在陪妻子住院期间,写下8000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交给了有过一面之缘的《光明日报》哲学组组长王强华。经过一系列修改和几位重要人物经手,这篇文章终于在1978年5月11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新华社当天就转发了这篇文章,《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也于次日全文转载。

胡福明的文章能够受到主流官媒如此重视,与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密不可分。毛泽东去世后,他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接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虽然反对江青等文革干将,但坚持毛泽东定下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与主张实事求是、发展经济的邓小平等元老产生矛盾。到了1978年,华国锋为代表的“两个凡是派”与邓小平为代表的“实事求是派”之间的斗争趋向激烈。华国锋虽然占据最高领导职位,但邓小平等元老在党内尤其是军中拥有更大威望和众多部属。不过,要扳倒“两个凡是”,“实事求是派”还缺乏一个理论突破口,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来得正是时候。

当时,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杨西光,和时任中组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相熟。上任前,胡耀邦嘱咐杨西光,要改变光明日报社的面貌,要从执行“两个凡是”转变为推动拨乱反正。

杨西光在报纸大样中注意到胡福明的文章后,认为这就是改变面貌的开始。他集结了《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与原作者,对稿子进行多次集体修改,绕过了主管宣传的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直接递交给胡耀邦审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主流官媒发表后,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这篇文章。面对党内反对声音,邓小平公开表示:“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显然成了重大政治事件,在邓小平之后,叶剑英等中共元老纷纷对文章表达支持。不久,各大军区主官和各省地方大员纷纷发表文章,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暗批“两个凡是”,在全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经过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领导的“实事求是派”凝聚和稳固了政治、理论以及组织基础,华国锋则大权旁落。1978年年底,邓小平主导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

胡福明就这样成为了历史大潮中的弄潮儿。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真理标准大讨论3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名书法家送他一幅作品:“先声”。据说这是胡福明最喜欢的书法作品。

40多年过去,光明日报社的社史展厅内依旧珍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七张改样。如今报纸已经泛黄,作者也已离世,但胡福明和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会被永远铭记。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