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就地过年第三年 年轻人恐归年味愈发淡薄?

时间:2022-02-03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民众就地过年第三年 年轻人恐归年味愈发淡薄?

中国年轻人怕返乡过年早已不是新鲜事,“怕亲戚‘鞭策’”“怕父母催婚”“怕人情面子开销”“怕走亲访友”,10年前就有网友总结出打工人过年回家有“五怕”,现在春运抢票难已基本解决,其余“四怕”仍令一些返乡年轻人望而生畏。

冠病疫情下的虎年春节,是中国民众就地过年的第三个年头。虽然返乡与家人团聚是中国民众过年的期盼,但也有一些年轻人怕回家过年,而当下的疫情成为最好的借口。

愈发淡薄的年味儿,会不会因为一些年轻人就地过年而变得更淡?

在北京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视频剪辑师的刘宇哲(26岁山东人),在农历新年前一周就开始陷入返乡焦虑症。受访时,他刚刚跟同在外地工作的表弟互相吐完槽,两人都不想回家过年,原因是“亲戚太多,关心太多。”

“一到过年,我们整个大家庭,二十多位亲戚就会齐聚一堂,然后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挨个鞭策拷问小辈。”

“收入不高,为什么还在外面漂着?”“为啥不想考公务员?”“再过几年,就能买得起房子吗?”

面对这些“灵魂拷问”,他感到过去一年加班工作“累成狗”,在亲戚们眼里没有任何价值。他叹了口气说:“他们觉得放弃家族资源,不留在家旁边就是蠢,就是不孝,没人问我是怎么想的。”

中国年轻人怕返乡过年早已不是新鲜事,“怕亲戚‘鞭策’”“怕父母催婚”“怕人情面子开销”“怕走亲访友”,10年前就有网友总结出打工人过年回家有“五怕”,现在春运抢票难已基本解决,其余“四怕”仍令一些返乡年轻人望而生畏。

自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号召民众就地过年,这让患“过年恐归症”的年轻人找到了不回家的理由。

刘宇哲说:“如果没有疫情,没有严苟的防疫措施,不管找什么理由,父母都不会答应我过年不回家,而且同事朋友基本上都回家过年,一个人留下也没啥意思。”

春节历来是中国民众阖家团圆的日子,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对于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的年轻打工人来说,挣钱谋生是第一要务。

来自河北保定的李菲菲(27岁鲜花店店主)已连续两年在京就地过年。她告诉本报,今年过年不回家,一是担心防疫措施会让她在老家滞留,错过年后的生意机会;另外,“想省下人情面子钱”。

她给《联合早报》算了笔“回家账”,孝敬父母2000元(人民币,下同,约合400新元),给几个正在读书的侄子、外甥每人200到500元不等的压岁钱,亲戚朋友的结婚宴、孩子满月宴等份子钱还要准备约2000元,此外,走亲戚串门也都要一一买礼物,粗略算起来,返乡过年至少得1万多元。

“过去两年的收入还不抵房租,现在总算熬过来了”。她说:“先挣钱要紧。”

疫情让背负过年以及生活压力的年轻人,找到不回家的借口。可是,阖家团圆的春节少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这是否会让愈发淡薄的年味更淡了呢?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追求过年团圆只是中国民众自古以来一种诉求方式,不是唯一选项。他以古代文人墨客,边疆士官等因交通不便,多在异地过年为例说,正是因为在异地过年,才有了乡思、乡愁和乡情,才有了传诵至今的诗词佳句。

他说,年味儿只是一种情怀,儿时一种过年的记忆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对年味儿感受不同,年味儿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当下的疫情虽然阻碍民众返乡过年,但在异地过年入乡随俗,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

28岁的郭之淇是北京一家啤酒馆的销售经理,也是连续两年在京就地过年。在她看来,就地过年并不像外界想象的凄凉。

疫情前,她每年都会回内蒙古老家跟父母一起过年,“与父母的对话大多聚焦在找不找对象的问题上”。

近两年,父母开始理解她在外打拼不易,“尽量不再提找对象的事”。可是,父母不催婚了,她与父母几乎就没有共同话题可说了。

“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就去看春晚,没等春晚看完,我爸就睡觉去了,我和我妈各自看手机,刷抖音,年就这样过去了。”她淡淡地说。

提起去年与朋友在北京就地过年的场景,她兴奋地用“放飞自我”来形容:“我俩骑着电动车穿过半个北京城,找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烤肉馆,吃着喝着聊着,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说完,她开心地大笑起来:“这也是一种年味儿吧。”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