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广州醒狮 新血唤起文化朝气

时间:2022-01-30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特稿:广州醒狮 新血唤起文化朝气

华南脉搏

每逢春节,有华人的地方,少不了舞狮助兴,寓意吉祥如意,也是雄健、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在广东,醒狮文化正在年轻化,并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

农历虎年进入倒计时,在广州车陂村的晴川苏公祠里,夜晚时分灯火通明,一群舞狮队的少年,正进行节前的紧张训练。

腾、挪、转、移、扑,狮头狮尾配合行步,娴熟跳跃,上肩骑头……舞狮少年们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接下来的农历新期间,他们将代表自己的狮队,迎接多场醒狮表演。

祠堂的另一边,还有几名六七岁的孩童,他们正在练习舞狮的基本功扎马步,功力不足的孩子,坚持一会儿后,双腿已是微微颤抖。

21岁的苏美嘉是车陂村人,也是这支狮队的大师姐。她从八岁开始习武,10岁那年村内的醒狮队成立,对舞狮充满好奇的她,开始跟随狮队训练,从此与舞狮结缘。年纪轻轻的她,如今已有逾十年的“狮龄”。

苏美嘉告诉《联合早报》,舞狮日常训练艰苦,尤其对幼童来说,基本功的反复练习十分枯燥。小时候练功时,队里只有她一名女生,但她并未因此受到额外关照,要强的她抱着“女生不能输给男生”的念头,一直坚持下来,逐渐为舞狮的魅力折服。

苏美嘉说:“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练到了,就是自己的,各行各业其实都一样。”

随着时间推移,苏美嘉在舞狮技艺上的积累越来越多,目前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她,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回到狮队训练,同时也参与新人的培训工作。

作为华人传统习俗,舞狮被认为可驱邪避害,寓意吉祥富贵,也是雄健、勇敢和力量的象征,逢年过节,或有喜庆活动,少不了舞狮助庆。

虎年春节期间,车陂这支龙狮队已接到多个邀约,苏美嘉将和她的队友们一起,在村内与村外的不同场所醒狮闹新春。

像车陂龙狮体育会这样的醒狮队,在广州为数不少,各村社大多组建有自己的舞狮队,活跃于不同场合。

车陂龙狮队在2010年成立,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车陂龙狮体育会会长苏铭信受访时介绍,目前他们的成员有60人左右,大部分是“90后”“00后”,很多还是学生,平日在校内上课,周末或节假日,到祠堂参与训练。

广州近几年开展“非遗醒狮进校园”活动,把舞狮这一传统文化带进大中小学校园,车陂龙狮体育会也参与其中。

教练兼职不收费 望传承传统文化

苏铭信说,他们与车陂附近的中小学合作,在部分校园内开展课后的舞狮兴趣班,为学生讲授舞狮知识,并培训基本技艺,帮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文化。

若有学员对舞狮有浓厚兴趣希望进一步训练,而教练又认为学员具备发展潜质,醒狮队便考虑将学员纳入队伍中参加训练。

苏铭信说,狮队通过这种方式吸纳了一部分成员,至今培训了逾100名队员,且不收取学费。他称,他与队里另几名教练都有自己的主业,在醒狮队从教,一是把兴趣坚持下去,二是希望醒狮文化得以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并不指望通过醒狮赚钱。

这支队伍最初的成立,也得到村内父老乡亲与爱心人士的赞助,并提供训练场所,队里的日常开销则依靠商演维持运营。

舞狮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车陂龙狮体育会顾问杜功宝指出,广州政府近几年对传统文化大力扶持,再加上各方人士共同努力,唤起了不少年轻一代对舞狮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们身体力行,已然是当下传承醒狮文化的中坚力量。

中国多地近年也推进“舞狮进校园”,希望将舞狮发展为集观赏、喜庆、竞技、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

广州176所学校已参与

赵伟斌受访时介绍,在广州的“非遗醒狮进校园”活动下,目前已有176所学校参与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等。他说,学校的醒狮相关培训,包括醒狮基本技艺、美感课堂、鼓乐等,根据不同阶段,设置不同课程,包括启发大学生用3D技术打印狮子头;中学生进行醒狮扎作、绘制醒狮脸谱;小学生为狮子头绘色、制作醒狮剪纸等。

在提炼广东醒狮的基本技艺后,赵伟斌也编创一套“小学生醒狮课间操”,目前在广州一所小学内推广教学。他强调,“醒狮进校园”并非是让孩子们都学习舞狮技艺,或将来从事这一行业,关键是让他们了解广东醒狮,让传统文化根植在心里。

在赵伟斌看来,醒狮的团结、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喜庆、热烈都代表了广州精神,而醒狮文化与校园的亲密接触,不仅创设了醒狮的学习情境,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也可将醒狮代表的奋发向上风貌,传导给年轻一代。

跨界合作让传统更“潮”

朝气蓬勃的车陂龙狮队,是广州醒狮文化现状的缩影。2006年,广东醒狮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广州更系统展开醒狮文化的宣传推广、技艺传承等工作,不少年轻人也加入文化传承的行列。

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狮的第五代传人赵伟斌,多年来一直专注弘扬醒狮文化,除了表演和传承传统醒狮外,他也致力于醒狮的创新与跨界结合,开拓醒狮文创产品、参与开发VR醒狮和AR醒狮,将醒狮与当代艺术结合在一起等。

赵伟斌受访时指出,醒狮近年在广州的发展富有创新思维,形式不断更新,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他称,广州首条非遗街区在2020年设立,醒狮便是首批进驻的项目之一。

这个非遗生活馆内,千年醒狮通过时尚手法与科技手段呈现,从小小的醒狮胸针、摆件,到可以打鼓、舞狮的醒狮机器人等,共有200多个自主设计、独立版权的醒狮文创产品,是展示醒狮文化当代活力的一个窗口。

此外,醒狮这一民间文化近年也更多与其他艺术融合,丰富观众的观感。

醒狮动漫歌舞剧受瞩目

广州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醒·狮》在2018年首演,赵伟斌担任了舞剧的醒狮指导,舞剧把醒狮的刚强与舞蹈的柔美有机结合在一起,将醒狮这一民间艺术推向更高的艺术殿堂,当年获得中国舞蹈最高荣誉“荷花奖”舞剧奖,至今在全国各地演出将近200场。

上月中旬,一部名为《雄狮少年》的中国国产动漫电影在全国公映,影片以广州为背景,讲述留守儿童组建狮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心中梦想的故事。影片上映之后,也再度掀起公众对舞狮文化课题的讨论。

赵伟斌说:“传统不一定是老破旧,可以做得更潮、更年轻、更有活力。”

他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将继承和发展、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文化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对于活跃于不同场合的醒狮队伍来说,创新同样也是他们面对的共同命题。

车陂龙狮体育会舞狮队的师傅苏培健受访时说,他们每次出场前,不管是表演还是参赛,都会思考如何呈现新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则会将舞狮基本功的传统套路转变为情节,通过讲述故事来展示舞狮技艺,比如《三国演义》的桃园三结义、赵子龙救阿斗等。

在苏培健看来,醒狮要保有活力,绝不能一成不变,但他同时强调,醒狮是一门尊重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他举例说,龙狮队此前在香港参赛的作品,结合了车陂当地的龙舟文化,但这一作品是用醒狮来表达龙舟文化,绝不能简单理解为狮子扒龙舟,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狮子不可在龙之上。

又比如,有些地方的龙狮队舞的不是狮子,而是麒麟。苏培健说,麒麟在传统文化中是神兽,当狮队遇见麒麟时,必要的礼仪应当遵守,“基本上狮子的眼睛都不能直视麒麟”。

狮城醒狮富本地特色

伴随欢乐锣鼓的舞龙舞狮,一直是华人春节习俗之一,寓意丰富,也为节庆增添喜庆气氛。在东南亚各国,醒狮也与当地文化相伴相生,并演变出丰富多彩的舞狮文化。

中国新加坡商会广东委员会副会长李懿静,目前也是广州市龙狮协会海外名誉会长。她告诉《联合早报》,广东醒狮与新加坡醒狮有共通之处,也各有创新,相较而言,广东醒狮注重传统与细节,新加坡醒狮则加入不少新概念,包括本地文化的融入及中西文化的合璧等。

比如,新加坡人过年用橘子拜年,象征大吉大利,在舞狮表演的时候,可能也会在红地毯上摆放很多橘子,表演者一边舞狮,一边富有技巧地采拾橘子,喜庆意味十足。

作为广州市龙狮协会的海外名誉会长,李懿静目前也致力于广州与新加坡龙狮行业的沟通。

她说,新加坡有300多间会馆,每年的醒狮活动非常多,过往新加坡与广东在醒狮方面的沟通紧密,未来她希望可以在新粤民间交流上做更多工作,包括联合更多会馆,像广东鹤山在新加坡就有鹤山会馆。

李懿静说,以醒狮作为新粤对接的切入点,能够带动两地更多不同领域的合作。

此外,李懿静也希望将更多广东醒狮文化带到新加坡,比如广州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醒·狮》,未来如果能引进到新加坡,将有助于新加坡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华人的舞狮文化,了解醒狮背后的精神内涵。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